张玉琪: 我就是我,一个来自蚌埠的演员

淮河晨刊 2018-12-29 12:08 大字

张玉琪(左)与相声大师侯宝林合影。在电视剧《永远的忠诚》中,张玉琪(左)与男一号张国强有段精彩的对手戏。他是一个在多部影视剧中出镜的演员,一个曾在德云社说相声的演员。

他是一个喝淮河水长大的蚌埠人,一个年近花甲还在外追寻梦想的蚌埠人。

他出生于蚌埠市蚌山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兄妹五人,从小就文艺范儿十足,长大成年后几经辗转走上演员之路。

他叫张玉琪,一个敢于追逐自己理想的蚌埠籍演员。

时至年末,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在他回乡省亲之际,零距离接触到这位多年心怀舞台梦的演员,试图通过他本人的回忆和讲述,来探寻一个演员的成长之路。

见到张玉琪时,他头戴帽子,面带倦容,没有舞台上的光鲜,和往年一样,每次从一个剧组演戏结束,他都会在返京前,来家乡探访亲朋好友,看看蚌埠的变化。

从小就想做演员

上世纪六十年代,张玉琪的父母在国货路开了家照相馆。他停顿了一下告诉记者,没错,就叫美琪照相馆。由于母亲特别喜欢京剧,5岁开始,他便跟着去蚌埠大戏院看戏,从那时起,想当演员的梦想便扎根心中,没事就唱两句《智取威虎山》《红灯记》选段。

在蚌山小学念二年级时,由于唱歌跳舞比较突出,张玉琪被选进学校宣传队。上了初中,家里经济条件还算不错,买了台收音机,特别喜欢梁厚民老师的《奇袭白虎团》,只要一播他便拿笔认真记录。他还向母亲要了八毛钱,到文具店买了一副快板,天天早上5点多就跑到一号码头的淮河岸边练习,没几天就练熟了,在学校操场大舞台给全校师生进行了首演,广受欢迎。后来,他从收音机里听到了马季先生的相声名段《打电话》,又喜欢上了相声,每天认真听记,练成后给同学老师表演。

1978年,张玉琪参加了蚌埠市文化馆曲艺队,因为有天分愿吃苦,出演过北影厂的电影《巨澜》。当时就职市邮电局的于化龙老师经常手把手地指导,他的相声水平进步很快。张玉琪告诉记者,记得有一年在东区礼堂演出,两毛钱一张票,表演的是《高价姑娘》,讲的是讽刺大姑娘结婚前要彩礼,捧哏的是他的同学王利淮,表演十分成功,观众强烈要求返场,由于没有准备相声小段,只好三次上台鞠躬答谢。同年,他又参加了蚌埠文工团排演的话剧《一双绣花鞋》,扮演稽查处特务,那年张玉琪还在三中上高一。

演出路上遇良师

1980年,张玉琪考入滁县地区歌舞团,有着扎实功底的他,入团不久便参加正式演出。记得第一次作为专业演员登上舞台是在来安县剧场,演出的节目是相声《文明人》,捧哏的是吉林曲艺团演员徐景新,说学逗唱一一展现,获得了现场观众及同行的认可。

1984年,张玉琪调入淮南市歌舞团相声艺术团,拜师金文和,正是这次拜师,让他有机缘跟随相声大师侯宝林巡演。1985年,师爷杨宝璋前往北京探望封箱在家的侯宝林,当侯宝林大师说起有意带团全国巡演时,便推荐了金文和,现场就打电话确定了合肥、蚌埠两站巡演。记得合肥首站演出,由于那时只能从蚌埠转车,需要人去把侯宝林接到合肥,接站人就是张玉琪,这就有了近距离接触大师的机会。当张玉琪上场演出时,侯宝林站在舞台一侧观察,待整场演出结束后回到宾馆,师父金文和前去打听对演出有何评价?侯宝林大师说了句“还成”,紧接着开始商量如何进行全国巡演,还指定张玉琪为私人助理,照顾其日常生活、演出等,直至1988年末,其间还结识了侯耀华等。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2005年8月,张玉琪前去北京探望侯耀华,交谈中侯先生建议张玉琪来北京发展,并把他推荐给央视导演王晓。记得是10月份的一天,他收到了央视元旦晚会的邀请,便有了与侯耀华在2006年元旦晚会上的小品《排练》。之后,演出机会随之而来,2006年6月参与电视剧《小房东》拍摄,主演有郭德纲、闫学晶、侯耀华等,8月份在北京德云社有了首次登台表演的相声《八扇屏》。2007年参与电影《最后的舞者》拍摄,主角是陈冲。2008年参演电影《曲别针》,2009年在电视剧《永远的忠诚》中,与男一号张国强有段精彩的对手戏。近几年又参演八一电影制片厂马跃千导演的电影《郓城攻坚战》、电视剧《硬骨头》。之后还和李小冉、韩栋等知名青年演员有过合作……今年11月26日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电影《铭心岁月》中出演邓小平。

难忘的演出经历

在十余年影视剧演出生涯中,张玉琪有数段难忘的演出经历,其中有两段让他至今受益良多,难以忘怀。

2009年,张玉琪参演电视剧《黄河岸边是我家》,拍摄地点是在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早晨6点出发来到现场,本来第一场戏就是拍他,可导演临时更改计划让他等着,这一等就从早晨6点等到晚上11点多,直到现场制片宣布收工也没拍。但张玉琪自始至终没有一句怨言,制片人杨斌当时一直在现场。后来也是杨斌打电话邀请张玉琪扮演《莲花》中的刘小八,在拍摄间隙,杨斌表示,那次从早晨6点等到夜里11点没拍成,你什么也没说,我就认准你了,这段经历让他明白有时候耐心也会赢得机会。

2011年8月,以淮河流域为背景,反映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情感经历以及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表现人与人之间脉脉温情的影片——《老胡》在蚌埠市开机拍摄,作为土生土长的蚌埠人张玉琪有幸出演男一号老胡,在家乡的大街小巷进行了一个月的外景拍摄,侯耀华作为演员之一也亲自来蚌。侯耀华说:“我不是第一次来蚌埠,很高兴看到这个城市的变化,我喜欢蚌埠人的直率和好客。”这段在家乡的拍摄经历让张玉琪心里颇感自豪,难以忘怀。

对家乡深情寄语

张玉琪告诉记者,离开蚌埠在北京定居十多年了,每年都回去,因为家里还有很多人。近几年,北京途经蚌埠的高铁多了,交通方便了,回去的次数明显也多了。“‘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可能由于长期在北京,又经常去各地拍戏的缘故,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

月是故乡圆,水是家乡甜。张玉琪表示,这些年他一直关注着蚌埠,看到家乡的发展,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他感到十分高兴,有机会希望还能回来拍影视剧,把蚌埠这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展示在世人面前。

“这些年,我做过生意,也拍过戏,很少能照顾到家人,对妻子和女儿感到很愧疚。也很感谢妹妹张玉洁,如果没有她的支持,我恐怕就无法坚持到如今仍然在拍戏。”张玉琪说,“不过,我就是我,作为一名演员,仍要继续去追逐舞台梦,争取更多演出的机会。”

新闻推荐

为非作歹,涉黑团伙9名成员获刑

来安法院昨日宣判一起涉黑案件

来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来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