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有保障 就业增信心

安徽日报 2018-12-27 09:42 大字

本报记者 罗宝本报通讯员 吕雪峰

12月19日,记者来到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西门社区的残疾人工作站,这里不仅有一间残疾人文化进社区图书室,还有一个残疾人康复运动中心,里面有好几种康复设施和器材。 50岁的谢家虎正在残疾人腿部力量专用练习器材上训练,几个月下来,他已慢慢尝试丢掉拐杖走路了。“政府为我们残疾人考虑得太周到了,专门把训练器材放在咱们家门口,让咱们很方便来训练康复,真是太感谢了! ”谢家虎说。

西门社区残疾人协理员张兴梅告诉记者,仅这套残疾人康复训练设备政府就投入了3万多元,此外,对辖区困难残疾人的各项救助、补助也有效帮助残疾人渡过难关。肢体残疾的王树永,爱人患精神残疾,孩子上小学,一家人靠政府发放的每年1万多元的残疾人救助金、精神残疾人药补、护理补助、教育补助和低保金生活。“他们两口子想利用自家房子开个按摩推拿店,我们会帮他们申请免费培训和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鼓励他们自强自立。 ”张兴梅对记者说。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居民区里的得灵制衣厂,厂长吕德玲正在生产线上查看、指导工人工作。 “我们厂40名工人中有13名残疾人,有的肢体残疾,有的智力残疾,还有聋哑人,他们的收入每月在1000多元到3000元不等,还买了五险,这里已成为他们第二个家。”吕德玲介绍说,雨雪天气她还雇车接送部分残疾工人,中午安排在食堂吃饭,厂里人都很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强了生活信心。

据了解,来安县共有9326人享受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2781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还有1278名精神残疾人享受每人每年1000元药费补助。此外,为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来安县实施了残疾人创业就业三年行动,今年以来通过资金和培训帮扶,为173名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服务,包括 “万人就业”工程、“阳光大棚”农业扶持项目、社保补贴、企业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等,投入资金70多万元,同时,还投入6万元扶持残疾人孵化就业基地和就业扶贫基地各1个。

新闻推荐

全市第四季度“季评十佳”学雷锋典型揭晓

晨刊讯日前,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经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专家委员会评选,滁州市2018年第四季度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揭晓,全...

来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