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聚力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径

滁州日报 2018-11-30 01:00 大字

本报讯今年以来,来安县从资源、资产、资金三方面入手,把拓宽增收路径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厚植区域发展优势。

念好“服务经”。该县要求村集体立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建立农机、植保、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等各类服务组织,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普惠广大农民。

算好“借力账”。该县摒弃“肥水不流外人田”“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陈旧观念,敢于让利、让权,甘当配角。例如水口镇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农民工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投资,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一大批贫困人口的就业,实现了强村富民的双赢。

打好“联姻牌”。该县要求村集体主动融合到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去,注重优势和特色,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与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结合起来,与个体私营经济结合起来,积极提供场地、道路等配套服务,通过深化村党组织带头人“523”工程、大学生村官“215”等人才保障工程,实现共同发展。结合各乡镇优势产业,引进私营企业17家,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积累,半塔镇的葡萄、施官镇的冬桃都成为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拳头产品,产品远销国内外。

选准“好项目”。施官镇贾龙村利用扶持资金新建1000平方米温室育苗大棚,转包给大户或家庭农场经营,既解决了大户投资不足的问题,又给村里带来了持续的经济收益。有些试点村利用扶持资金发展农村观光农业,建设寓生态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村风情休闲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王白露)

新闻推荐

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晨刊讯今年9岁的傅邦哲,是来安县实验小学的学生。他年纪虽小,却心中有国、有家、有他人,是个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