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乐园让咱更有精气神”

安徽日报 2018-04-26 10:40 大字

“农民文化乐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来到农民文化乐园,就能感受到党和我们群众的心在一起! ”日前,记者来到六安市金安区翁墩乡杨公村,村民文继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令人动容。

去年7月1日,按照“一场(综合文体广场)两堂(讲堂、礼堂)三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四墙(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展示墙)”的标准,杨公村农民文化乐园竣工并投入使用。在广场上跳舞健身,进农家书屋读书求知,到礼堂里看公益电影,群众文化生活从此丰富起来。

“以前吃过晚饭打牌消磨时间,现在到广场上看演出;以前农闲的时候聚在一起拉家常,现在到农家书屋看书读报。自从建起农民文化乐园,如今这村里和城里一个样! ”年近八旬的张道昌老人说,自己年龄越来越长,心态却越来越年轻了。

孙兰群和胡传敏这对老姐妹都是广场舞爱好者,以前发愁没地方跳,自从宽敞平坦的广场建起来,“广场舞”总算名副其实了。 “广场上路灯明亮、音像响亮,大家跳起来特别带劲! ”孙兰群介绍说,如今村里组织起了20余人的广场舞队,大家从网上下载视频,自编自学自跳广场舞,普通的小村庄也变得时尚起来。

“农民文化乐园建起来后,村民开展文化活动有场地、有设备、有指导,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让咱农民更有精气神。 ”翁墩乡党委书记杨正远说,杨公村曾经有个贫困户因为残疾而意志消沉,自从看了下乡巡演的扶贫剧目后深受教育,主动要求勤劳致富、退出低保。 “有了文化滋润,从前的后进村,现在成了先进村。 ”

·链接·

立足补短板,突出惠民生,安徽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农家书屋、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开放场馆数量从2016年的 1776个增加到 2017年的1787个,普通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充满“文化范儿”的生活。针对村级文化设施不足、资源分散、活动组织难等问题,安徽省建设农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乐园,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建成农民文化乐园1500多个。

百姓感言

来安县独山乡白露村黄圩组村民贾美墅:以前看电视,频道少而且信号不稳定。自从用上广播电视“户户通”,能收到57套电视节目和44套广播节目。闲下来的时候看电视,忙起来的时候听广播解解闷,真舒坦!

萧县青龙镇村民王其瑞:一有空,我就到村里的农家书屋,专门来看种植蔬菜的农技图书。这些书对我们农民很实用,看多了我也成了“土专家”,今年脱贫致富有希望啦!

新闻推荐

谢绝自带酒水?消费者可以说“不”

■吴孔明本报星级记者胡明兵商家不准拒绝消费者自带酒水,这可以说是一个基本常识,但来安县一家KTV却明知故犯,说这是行业惯例。后经来安县消保委调解,商家纠正了自身错误行为,并向消费者道歉。...

来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来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