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难得糊涂”郑板桥在山东是怎样当官的

济南时报 2018-01-07 14:19 大字

□本报记者 钱欢青

清代乾隆年间,画坛八位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陈腐气息,个性张扬,令世人惊骇,被称为“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板桥。此人不仅以特立独行的字画、诗词名重当时,即便在今天,也因“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而家喻户晓。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郑板桥虽是江苏人,但他一辈子当过的12年县令,却是在山东境内,他先在山东范县当了5年县令,后又调到潍县,当了7年潍县令。从潍县令上弃官而去之后,郑板桥才回扬州卖画为生。在即将弃官而去之前,郑板桥回首7年潍县的时光,感慨万千,挥毫画出八尺巨幅墨竹,并在画上即兴吟咏题跋“七载春风在潍县”,可见其对潍县感情之深。

近日,由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郑板桥》编剧陈岗创作的《郑板桥二十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该书详述了郑板桥的传奇人生及其与山东的深厚渊源。

济南公干,“难得糊涂”

对郑板桥多少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他的一幅非常有名的书法——“难得糊涂”。这4个字差不多就是郑板桥的名片。《郑板桥二十讲》中的第十五讲,即专门讲述了郑板桥“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的故事。

从书法的角度看,“难得糊涂”四个字最能体现板桥六分半书的风格,仿佛有四个人站在那里,看上去有点站立不稳,喝多了的样子,确实有点糊涂。但仔细端详,仿佛聪明藏在里面。这四个大字下面还有数行小字,很有意思,也可以看作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理解:“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故事很多,其中一则发生在他到济南公干期间。据清代曾衍东的《小豆棚》一书记载,郑板桥有一次到济南公干,相关的大小官员在趵突泉宴请他。文人相聚,少不了作诗以助雅兴。趵突泉又是名胜,作诗当然会以泉水为题。别人写的什么,没有记载,大约总是一些官样文章,陈词滥调而已;板桥偏偏吟了几句大实话,他的诗是这样写的:”原原有本岂徒然,静里观澜感逝川。流到海边混世卤,更有谁人识清泉。”意思是,河里的潺潺流水都是有源头的,看到这源头我就有了感慨:趵突泉如此清澈见底,淙淙流去,但是流到海边与混浊的卤水混在一起,那时候谁还分得清哪是卤水,哪是清泉。板桥这样说,当然是以物喻人,很好理解,我郑板桥本来一身正气,现在混到官场里面,在外人看来与庸官俗吏也没有什么区别了。但是,如果用官场的潜规则来看,板桥就不聪明了。为什么?你想想,在场的都是官员,大部分还是比板桥级别更高的官员,他们甚至掌握着板桥的前途和命运,在这样的一群人面前,你说“流到海边混是卤”是什么意思?众人都浊你独清吗?“更有谁人识清泉”——你怎么那么清高,没有人了解你郑板桥的才能吗?这不是得罪人,甚至是得罪自己的顶头上司吗?

《小豆棚》这本书中也是这么认为的,说板桥因为作了这样一首诗,让上司不高兴,在场的官员也都对板桥颇有腹诽,甚至后来板桥从潍县辞官归里,也和这件事有关。如此看来,板桥不仅是不聪明,还真是有点糊涂透顶了。

站在个人利益、前途上来看,板桥一点儿也不聪明,赔了夫人又折兵。但要是从百姓的角度,或者从良心的角度,板桥作为一县父母,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不正是板桥这样的官应当做的吗?所以,在板桥看来,小算盘聪明,大事就要糊涂;大算盘聪明,小事也必然糊涂。这也是郑板桥写的另一幅著名的字——“吃亏是福”的意思,在这四个大字下面,郑板桥同样写了几行小字:“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二十讲》梳理了郑板桥一生的行迹和成就,而难得的是,因为作者陈岗的故乡恰是板桥为官之地潍县(即今天的潍坊),所以书中收录了大量流传于潍县的板桥传说及历史文献,为我们展示了清代乾隆年间山东地区的风土人情。

据陈岗考察,郑板桥做潍县父母官时,管辖的范围主要包括现在的潍坊城区,以及寒亭、坊子的部分区域。过去潍县有个三贤祠,在海道司巷。三贤祠供奉着三位对潍县做过贡献的县太爷。其中,郑板桥流传至今的故事最多。对郑板桥而言,他一辈子就做过两个地方的县令,一个在范县,5年,另一个是潍县,7年,“七载春风在潍县”,潍县7年,也是他人生的顶峰。现在翻开《郑板桥集》,他最有影响的文章、诗作、绘画、书法等等,都是在潍县这7年创作的。比如那首脍炙人口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板桥在潍县做知县时,他的顶头上司,也就是山东巡抚,姓包名括,郑板桥的这幅墨竹就是画给他的。这一年,潍县连续遭灾,老百姓吃不上饭,板桥多次请求开仓放粮,救济百姓,都没有结果,不得已在最后一次写完请求开仓的报告之后,画了这幅画,并题了一首诗在上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板桥喜欢画竹子,也喜欢种竹子,所以在他做潍县知县的时候,在衙门里种了不少竹子。因为潍县遭灾,他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听见窗外的竹子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潍县的百姓在苦难中挣扎呻吟。联想到自己这样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为民父母却不能为百姓解除痛苦,竹子的一枝一叶都仿佛打在自己的心上。

郑板桥不仅关心百姓疾苦,而且常常接济寒门学子。有一天晚上,郑板桥走到潍县韩家崖,已经很晚了,但有一家人家还点着灯,屋里传来读书的声音,他于是停下脚步,站在窗外,不想越听越入神,不由得推门进去。一看,正在灯下读书的是一个小伙子,衣衫褴褛,一看就是个贫寒子弟。一问才知道年轻人姓韩,叫韩梦周。韩梦周幼年丧父,家里很穷,没有钱买灯油,晚上没法读书,只有借给别人看房子的机会在这里挑灯夜读。板桥听了很受感动,从此经常接济韩梦周。韩梦周学业大进,终于在乾隆十七年考中举人,5年以后又考中进士,后来还当了安徽来安县知县。他对板桥的知遇之恩始终念念不忘。听到板桥逝世的消息后,他想起板桥这位父母官是自己在最苦难的时候遇到的贵人,于是感慨万千,写下诗句:“白发书生感旧事,楚江浪泣龙吟笛。”国家一级文物“城隍庙碑”的传奇故事

最近,随着《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热播,人们对国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在如今的潍坊市博物馆同样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城隍庙碑。这块城隍庙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由郑板桥亲自撰文、书写并由其弟子、著名石刻家司徒文膏所刻,因“文好、书好、刻好”又被称为“三绝碑”。说起来,这块城隍庙碑还和《郑板桥二十讲》这本书有着渊源。

潍县城隍庙初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到板桥做潍县知县的时候已经破败不堪。公元1752年,也就是乾隆十七年,郑板桥主持重修城隍庙并增加了演剧楼。城隍庙竣工之后,他亲自撰写了《新修城隍庙碑记》,文章内容涉及城隍庙的由来、修建的过程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板桥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多为其半隶半楷之“六分半书”,但他用楷书书写了这篇《新修城隍庙碑记》,因而弥足珍贵。郑板桥写完《新修城隍庙碑记》之后,还将自己的弟子、著名石刻家司徒文膏从南京请到潍县,将文章刻于石碑之上。在该碑诞生后不久,就有人将其拓下来装成册页,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石碑刻好后,原来立在城隍庙大殿旁边的回廊上,但是在抗战爆发前,这块石碑没有了踪影,一直到1963年,在潍坊市的文史专家苦苦地追寻下,终于在城隍庙地下挖出来石碑。此时的城隍庙,已经成为昌潍地区地直业余大学的校舍。在《郑板桥二十讲》后记《我与郑板桥》中,作者陈岗如此写道:“家父正是这所学校的教师,教学之余对板桥的学问与人品颇感兴趣,自然参与了此碑重新发掘的全过程,并将有关新闻稿在当时的《昌潍大众报》刊发,作为奖励,家父得到了最早一批《城隍庙碑》的拓片。所以,在我还不识字的时候,家中就挂了一幅这样的拓片。”也许是从小受了熏染,陈岗后来不仅当了电视剧《郑板桥》的编剧,还作了郑板桥的系列讲座,并最终有了这本《郑板桥二十讲》。

新闻推荐

大货车陷入雪中 他用双手扒出一条畅通路

1月4日上午8时许,在104国道来安段高速出入口,暴雪让一辆滞留的大货车陷入困境横在路面,几乎将国道交通完全堵塞。早早就在路边执勤的来安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协警戴田峰急了,立即和同事赶过去帮忙,可是大...

来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