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碗里的天地风云——评陈启文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
■李炳银
陈启文的《中国饭碗》,在新的时代和国际国内现实背景下,关注粮食这个对象,关注中国人现在和未来吃饭的问题,在如今国际时局复杂多变,世界气候异常频发的环境下,非常重要并具有现实意义。
陈启文在《中国饭碗》中,用一个“序章”和五个大章节,分别从中国粮食与现实中国人的命运关系、北大荒开发的重大作用、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粮食存储等方面内容,精简、形象、生动地将粮食的民生国家作用和从土地保障、种子研发、生产栽培到储存的过程,给予了非常明了和真实的描绘。聚焦中心,各方辐辏;相互关联,自成一体。既给读者带来丰富的信息和精神感受,也给读者带来警示启发。显示了作家对粮食问题熟稔通透的洞悉程度,也表现了作家驾驭重大题材的才能和善于把控的水平。
陈启文把1979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解剖描写,以这里因为一个看似简单的土地个人承包,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立即改变了历史缺粮的情形,很好地说明了政治政策作用的效果,以及土地所蕴藏的内容和力量。作品对小岗村人迅速由此前多年缺粮到改革后粮食盈余温饱,生命激情焕发,幸福感上升的描绘,进一步通过土地流转经营,不断追寻富裕道路的新故事书写,令人深思和喜悦。但是,小岗村的温饱和改变,其改革行动虽然带动了全国粮食的增长,可并不能彻底改变当时中国的粮食状况和存在的危机,只有从上到下,各方发力,真正把粮食生产当成国家战略问题认真对待,事实上有了“北大仓”“中原丰”“湖广熟”“巴蜀稳”等的支持才行。作品的这种全局观察思考,很有陈启文的个性。
《中国饭碗》对从北大荒到中华大粮仓的转变描绘,非常激动人心。如今的北大荒与现代化接轨,借助机械化的能力,真的成了中华大粮仓,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陈启文十分真实并活脱生动地书写了不少各地粮食生产战线的当代英雄。这些活跃在当今粮食种植前沿的人物,是推进现代农业的很好榜样,也是一种粮食生产的方向和希望,自然也是中国端牢自己饭碗的重要力量。
粮食问题,是端牢自己饭碗的根本。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这是个非常大的主题,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解答的问题。如何回答,确实很不易。可是,阅读了《中国饭碗》之后,我感到了陈启文严谨的文学创作态度,大量现场采访,田野调查,为这智慧和创作本领提供了基础保证。他围绕粮食这个中心,向四面辐射开去,从吃饭的重要性、土地的根本基础、种子培育技术的关键性、政治政策的主导作用、粮食生产经营的现代方式方法,以及粮食的储存保管等方方面面的角度,给予关注,结果使“中国饭碗” 的现实问题得到清晰的回答。作者非常巧妙地发挥了文学以人为主要描绘方式的特性,以对各种人物经历创造精神,努力将故事内容生动形象地书写,让自己的作品总是不断在围绕人的动态表现展开,形成了丰富的人生、命运、创造、故事的链环,移步换景,美妙动人的风景不断出现,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人生形象画卷。真正实现了严肃的社会问题研究和文学个性艺术书写相互融合,精彩呈现的统一。为当下报告文学的撰写竖起了一面旗帜,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作者简介:李炳银,曾用名:李三江。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文学评论家。著有《中国报告文学流变论》、《小说艺术论》、《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国学宗师-——胡适》等,编著近百种。
新闻推荐
本报讯因赡养费起纠纷,儿子李涛情急之下,动手打了母亲,并在母亲报警后,将其手机摔坏。当天下午,母亲去医院治疗,被诊断为头部损...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