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桥与一座城 □彭道德

蚌埠日报 2021-04-19 10:47 大字

淮河大铁桥张传安摄时光荏苒,今年5月15日,位于南北铁路大动脉京沪干线上的客运一等站——蚌埠火车站将迎来110岁生日。

淮河蜿蜒东流犹如一条玉带飘落在江淮平原上,而蚌埠就像一颗珍珠镶嵌在这条玉带上而璀璨夺目。素有“珠城”之称的蚌埠又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对蚌埠而言,从这座城市的诞生、成长、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08年,随着“南北干线”津浦铁路分段开工建设,昔日淮河岸边的小渔村便和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淮河大铁桥目前已被蚌埠列入市区首批历史建筑名录和重点保护的文物,至今还担负铁路运输任务的百年老桥是京沪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这座桥于1908年9月确定了桥址,于1909年11月开工兴建,1911年5月15日建成。由于淮河大铁桥的修建,使津浦铁路从蚌埠城市中心穿越而过,把蚌埠这个原来属于凤阳县边境一个偏僻的小渔村,一下子演变成为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枢纽。

当初在津浦铁路规划中,大铁桥地址原定在凤阳县境内的临淮关。但好像淮河大铁桥与蚌埠这个小小的集镇前世有了约定,注定要和淮河岸边小渔村不期而遇。

1908年9月,负责勘测选址的英国工程师德纪和工程技术人员在一起前往临淮关实地勘测中发现临淮关一带地势低洼,夏季河水容易泛滥,洪水会漫过铁轨,影响铁路正常运营和行车安全,因此,他否定了当初在临淮关建桥的设想。他和技术人员经过一番调查、比较和论证,终于确定把大铁桥地址定在了距离临淮关上游约19公里处的蚌埠。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受洪水影响因素较少,虽然,淮河水较深,在施工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也会导致施工时间延长,但是,这里的河床底部属于坚硬石山根系,建桥墩比较稳固,从千年大计考虑,德纪和工程技术人员们一致认为在蚌埠建桥是最为适宜的。1909年11月淮河大铁桥动工建设,1911年5月,经过18个月施工建设,千里长淮第一桥竣工,之后便正式设立了蚌埠火车站。

1912年11月,全长1009.5公里的南北干线津浦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全线共设82个车站,由于蚌埠地处津浦铁路南段徐州至浦口的中点,不管南来北往的列车,当晚只能抵达蚌埠,火车在这里加煤、补水、检修,旅客也在这里中转和住宿。这样蚌埠就理所当然成了火车和旅客中途的“宿站”。

在中国,石家庄、郑州和蚌埠是三个得益于铁路兴建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一条铁路的兴建对于蚌埠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淮河大铁桥又促使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向皖北乃至中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华丽转身。蚌埠因此地利上和铁路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铁路也深深地融入城市的血脉之中。

斗转星移,百年老站一路栉风沐雨,一路昂扬奋进,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中国铁路的沧桑巨变。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一座设施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现代化车站成为了百年蚌埠这座城市的经济、文化、精神的标志。百年老站正扬帆起航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新征程中高歌猛进,谱写新篇章。

新闻推荐

爸病了妈没了,从此姑姑成“妈妈” 凤阳男孩俊俊在齐齐哈尔有了一个“新家”;为专心照顾孩子,姑姑放弃生二胎

从黑龙江齐齐哈尔到安徽凤阳,距离2000多公里,单次行程近30个小时,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可在10岁的小俊俊眼里,家里总有盏灯为他...

凤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