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一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监督案 入选《指导性案例适用指引》

新安晚报 2019-12-02 10:32 大字

近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征集、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第十四批指导性案例适用指引》一书,经筛选审核,各省检察机关报送的民事虚假诉讼典型案例共53件入选并收入此书,作为指导全国检察机关办案的范本。凤阳县检察院于2018年办理的王荣翔与王潇潇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监督案成功入选。

据了解,凤阳县检察院办理的该起虚假诉讼案,在滁州市检察机关尚属首例,不仅原民事调解书得以撤销,而且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民事和刑事处罚,维护了正常的司法秩序,促进了社会诚信和公平正义。案情介绍

王潇潇与褚佳伟婚内在上海市有一套价值约1000万的房产。离婚后,房产证上虽写明只有王潇潇一人,但属共有的婚内财产,为了保全该套住房,防止前夫获得较大利益,王潇潇遂与现任丈夫施俊华私下商量,谋划出一套以虚假诉讼达到个人目的的方案。其后,施俊华安排朋友王荣飞弟弟王荣翔与王潇潇签订了一份虚假的《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主要内容为王潇潇以名下的房产作抵押,向王荣翔借款800万元。同时通过多个银行账户循环转账等方式,伪造了王荣翔向王潇潇转账支付800万元的银行流水。一切准备就绪后,施俊华安排王荣翔委托律师向凤阳县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法院于2017年2月15日依据其提供的合同作出民事裁定书,查封了王潇潇与褚佳伟的共同房产。接着,王荣翔又向法院起诉王潇潇,要求偿还借款800万元以及相应的利息、违约金等。在法院主持下,“原告和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据此下达了民事调解书,从法律上确认了800万元借款的民事行为。检察机关介入前,该案已进入强制执行程序阶段。

凤阳县检察院受案后,从核实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基本债权债务关系入手,全面梳理案情脉络,发现该案存在虚假诉讼的嫌疑,遂制定了缜密细致的调查方案。经审查查明,施俊华、王潇潇等采取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的手段实施虚假诉讼,致使法院作出错误的民事调解书和民事裁定书,造成了查封房产、启动强制执行程序的后果。鉴于此,该院遂向滁州市检察院提请抗诉并得到支持。2018年5月25日,滁州市中级法院裁定,指令凤阳县法院再审。

同年12月20日,凤阳县法院作出民事判决,认为原审被告王潇潇在不存在真实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情况下,与原审原告王荣翔签订虚假合同,人为制造银行转账流水,虚构民间借贷法律事实,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依法支持抗诉机关意见,驳回原审原告的诉讼请求,并对其进行民事罚款。同时判决施俊华犯虚假诉讼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宣告缓刑2年,并处罚金30万元;判决王荣飞犯虚假诉讼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宣告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判决王潇潇犯虚假诉讼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宣告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吴长忠梅波

新闻推荐

“小微信用贷”纾企业融资之困

去年7月,凤阳县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凤阳圣达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因疫情损失惨重,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今年7月份,凤阳农商银行...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