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乡仲集村: 花小钱办大事 “废物利用”让村子大变样

蚌埠日报 2019-06-20 08:31 大字

初夏雨后,走进燕山乡仲集村,只见绿树红花间掩映着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后是静谧祥和的农家院落。在村里漫步一圈,真像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怎么样,可有点像歌里唱的‘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6月18日上午,蚌山区燕山乡仲集村党支部书记朱桂林带着记者一路逛一路指点,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仲集村位于燕山乡西南位置,临近迎宾大道,卡在凤阳县、经开区、禹会区和蚌山区的交界处,有768户2320名村民。说起来,村里有220亩水塘,没有工业污染物排放,本应是个阡陌交通、风景如画的好地方。可在过去,池塘上漂满了垃圾,沟渠里的水又黑又臭,成了蚊蝇的大本营。“那时候,任谁来了都说俺们这脏乱差,垃圾像陈了几百年。”说起当初,村民朱华昌仍记忆犹新,形容那时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甚至年轻人谈对象都不敢轻易往家带,就怕遭人嫌弃。

从2016年起,仲集村开始进行生态整治。建起污水处理站,通了自来水,放置垃圾桶,种上花草树,接下来清淤通渠,改建池塘。慢慢的,村里变了模样。为了彻底清除脏乱差,朱桂林带队,一户户做工作,拆除脏乱的鸡圈猪圈,整理散乱的秸秆柴火垛。这其中,也遇到过跟村干部吵闹的村民,但大部分村民还是支持的。老党员朱文昌就带头拆掉了自家的鸡圈,面对不理解的乡邻,他还主动做起了大家的工作:“猛一看好像是咱有损失,但你要从长远看——村里环境改善了,咱住得舒心,健康长寿,不比啥都强?要我说,这是造福群众的好事,我举双手赞成!”

就这样,臭水沟变成了景观带,房前屋后果木扶疏,仲集村不知不觉间改换了天地,任谁来了都拉着朱桂林夸一声真不错。而更让朱桂林自豪的,还有办大事没花大钱。“包括一座污水处理站、养老院、养老服务中心、8条户户通水泥路,8个公厕,还有大塘景点、民居外立面改造,村委会外的大舞台,整个的绿化,所有加在一起,花了1200万元。跟整个的工程量比起来,算是相当小的投入了。”朱桂林告诉记者,要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就得把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能不花钱、少花钱的,一点都不能浪费。比如村里的养老服务中心,就是废弃的幼儿园改建的。少了这一拆一建,就能节约下几十上百万的资金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我们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在原有格局上修修改改,去掉不和谐的部分。”朱桂林说。

说话间,走到了一户村舍外。只见二层小楼外围着徽派马头墙,门口的小菜园周围砌上了石围栏,中间点缀着一两块假山石,旁边弱柳迎风,生机盎然。“过去拆违建、危旧房屋攒了一堆石头砖头,这都派上用场了!”作为仲集村的总设计师之一,燕山乡副乡长陈敏告诉记者,村民习惯了在房前屋后种瓜点豆,强制改变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不如因势利导,统一规划建设,把菜地果树也变成景观小品。这样一来,环境改善了,老房子也留住了,游子的乡愁还有了寄托。“村里要是跟城里一样,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水泥墙,那还有啥意思呢?”村民朱正好说,每次在外打工回来,都能发现村里有变化,但不变的是那种熟悉的感觉,让人心里踏实。

而在陈敏的规划中,还有更大一盘棋:不光要改变村里的环境面貌,也要改变经济面貌。通过经济杠杆引导村里的农业种植有规划上规模,从宣传到销售统一包装,打响自己的招牌。“要把燕山乡建成蚌埠的城市后花园,将来指定更漂亮!”他说。

新闻推荐

嫌“钱多”的贫困户

一位因病致贫、负债累累的贫困户,面对多收到的两万多元救助款,却毅然决定退还。近日,当凤阳县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取款时,现...

凤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