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现实观感
尽管不断压缩规模,“回眸历史记忆向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采风活动,还是吸引了全国各地近百名散文作家走进广汉。戊戌岁末,“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如今,在这片发现三星堆文明的川西沃土,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再度迎来重大制度创新。“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分到的田地,为什么又要流转出去呢?”心存疑虑的并非少数。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后。”不由得想起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那本成稿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社会学名著。虽然时过境迁,其中的真知灼见,依然值得作为答疑解惑的借鉴。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先生这句著名而经典的论断并没有贬义。追忆向阳人民公社牌子被摘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一包就灵”,秘密就在于把中国存续数千年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找了回来,把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乡土性的鲜明特色找了回来。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实际上,费孝通先生并不认可乡土社会是未来中国的最佳选择,他在《乡土中国》一书里多处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指出在不同社会情态下,必然会生发出不同的制度形态。
从乡土社会礼治秩序走向法治,是中国走入现代社会的必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有过精彩的论述。他晚年一再感叹自己“太超前”,乃至“清唱一生”,而发展趋势却恰恰印证了他的振聋发聩、高瞻远瞩。
同为中国农村改革历史性转折的标志,与“安徽凤阳小岗村18人红手印”不一样的是,“向阳公社摘牌记”还直接促进我国宪法的修改,确立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新体制。而正当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对土地拥有接近法律意义的所有权之际,被誉为农村“第二次土地革命”的承包经营权流转悄然展开。向阳再次镌刻下敢为天下先的前进轨迹,申领到四川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第一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书……
在《向着更加壮阔的航程——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那篇新华社评论员文章里,引用过当年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的《一代人的呼声》,来描述向阳的今昔嬗变,实在是耐人寻味。“我站起来了,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再没有人,没有任何手段,能把我重新推下去……”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费孝通先生反复重申“志在富民”是自己一生的大梦,而在中国实现基本小康之时可算是“及身见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新闻推荐
记者27日从安徽省纪委监委获悉,安徽两名企业负责人为获得非法利益,多次在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任前考察公示期间诬告陷害,二人...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