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 弄潮新时代 ——“大包干”故乡小岗村40年变迁史
[摘要] 敢为天下先 弄潮新时代 “大包干”故乡小岗村40年变迁史
本报记者李 慧 王晗笑 通讯员金赵辉 陈 梅
1978年—1988年:“红手印按出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打破旧体制束缚,首创农业“大包干”,小岗人实现了“一年翻身,改变面貌”,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突破,继而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位于淮河岸边的小岗村,在1978年以前是当地著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贫穷村。1978年秋天,安徽省发生百年特大旱灾,小岗村是重灾区之一。彼时,实行以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供给制和工资制,让思想禁锢、体制机制束缚达到顶峰,干活“大呼隆”、分配“吃大锅饭”,全村20户115名社员,守着800多亩土地却连饭都吃不上。
“地荒、人穷、集体空,吃不饱,饿得难受,饥寒交迫。”回忆起1978年的那个冬天,“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唏嘘着,他过年前到江苏做活,直到年初五才回来,刚到家,妻子就哭着对他说,过年家里好不容易买了2斤肉,舍不得吃,就放到筐里,吊在屋梁上,哪想到给猫把筐扑棱了下来,肉被狗吃了,孩子们过年一口肉都没吃到,在家直哭。
“当时生产队饿死了60多个人,饿绝了6户。”年逾七旬的严立华,也是“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于是,他和很多村民一起开始了“碗当鼓,盘当锣,偷偷摸摸下南乡”的讨饭生活。
“我们那时候都30旺岁,正是劳力,你去讨饭,到人家门口,嫌丑;两个人一起吧,你看可像要饭的?没有办法,后来就让家里的女人背着小孩出去要饭。看她们出门走的时候,眼泪直往肚子里流。”
被饥饿阴影笼罩着的小岗人为了吃饱肚子终于忍不住了。197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时任小岗生产队队长严俊昌和副队长严宏昌、会计严立学召集全队在家的18户户主聚集在严家的破草屋内,围坐在煤油灯前,冒着违反已经坚持了20年之久的“人民公社”体制的风险,秘密商讨分田单干。尽管这样的行为在当时很可能被定罪坐牢,但穷极了的小岗农民已经顾不了太多,在一张皱巴巴的白纸上,18位农民按下了充满悲壮意味的鲜红手印。这份“生死契约”内容非常简单: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8位农民没有想到,他们被饥饿逼迫而成的这份“生死契约”竟无意间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按下红手印后的第一个春天,小岗的庄稼长势喜人。
1979年秋,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小岗村取得大丰收: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文革”期间年均产量的4倍;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之前20年产量的总和;交售粮食6.5万斤,自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交售油料2万斤,超过任务的80倍;小岗历史上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
1980年春节前,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专门来到小岗村考察,看见家家粮满囤,户户谷满仓,他高兴地说:“哎呀,这回好了,可以随便吃饺子面条了。”此后,对于不时传来的反对“大包干”的声音,万里的意见是,“大包干只要能增产,不仅今年干,明年还要干。”这让干部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指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大包干”从此有了全国“户口”。到1981年底,全国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三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政策上积极引导,从而使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在全国广泛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随之解体。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据了解,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小岗由1978年的20户人家繁衍到了33户,全队粮食总产由3万多斤增长到了50万斤,人均纯收入从22元增长到了640元,耕牛由4头发展到19头,户户有了电视机、自行车,全队已有19台拖拉机。
与此同时,凤阳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7450万元增长到1988年56543万元;财政收入从917万元增长到253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从61元增长到521元。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今年74岁的凤阳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怀仁说,“‘大包干\’不仅仅改变了小岗村的面貌,而且在党领导下,解决了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当时存在的最关键问题。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个光辉的典范和篇章。”
“唱过去,泥巴门,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唱现在,住瓦房,吃细粮,电视沙发西式床,还有余钱存银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如今大变样。三中全会路线好,爱民传统大发扬。政策归心干劲足,五谷丰登粮满仓。花鼓小锣唱新歌,穷乡飞出金凤凰。”“大包干”后的近10年,凤阳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的讨荒歌《凤阳花鼓》也被重新填词,表达了小岗人收获“大包干”成果的喜悦心情,及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赞誉和拥护。
1988年—1998年:“一夜跨过温饱线,多年未过致富坎”
——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大潮,小岗农民所经历的一切也代表着中国农民经历的一切,他们每一次艰辛的探索和尝试都体现着农民对富裕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一年收的粮食,五年都吃不完,”不再饿肚子的小岗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享受和精神文化享受。
当年按下红手印之一的关友江说,“大包干”之前,小岗都是跑风漏雨的茅草房,后来粮食丰收卖了钱,家家户户盖起了瓦房。到1990年,由于儿子结婚,他家盖的4间瓦房不够住,就又在附近盖了3间平顶房。
“90年代以后,小岗村的平房还不是很多,我们家算是带了个头。”关友江笑着说。
严立华是小岗村较早买电视的。他回忆自己第一次在小溪河镇上看到卖电视机的,根本挪不动步,心里想,这电视真好看,能买一台回家就好了。
再去小溪河镇,严立华付了200元钱,又打了200元钱欠条,和老板商量,等秋收以后,粮食卖了钱再把欠账补上,然后高高兴兴地把电视机抱回了家。自那以后,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去他家“蹭”电视看。
1993年,邻近的大严自然村并入成立的小岗村,承包土地面积扩大到1070亩,实有耕地1800亩,同年由小岗农户自筹资金成立小岗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从事生产资料、粮食加工、运输、劳务输出等生产经营。 (下转第三版)
1978年冬夜,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巨大风险,率先包产到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开始了。“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小岗村,迈出了中国巨变的第一步,也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大幕。
“大包干”后,中国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影响力连年攀升,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从此步入了历史快车道。
40年来,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小岗的发展十分关心和支持,各级领导多次到小岗视察工作。
40年的风云激荡,40年的波澜壮阔。经历了从贫困走过温饱走出困惑的变迁,小岗村牢记上级领导的深情嘱托和殷切关怀,汇聚着全中国关注的目光,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向前,谱写出一曲曲鼓舞人心的动人乐章。
小岗村村民展示土地确权证(资料图)。 马顺龙摄
新闻推荐
明中都奉天殿金水桥遗址本月发掘故宫考古专家将参与 发掘面积将超3000平方米 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正式揭牌
故宫考古专家将参与 发掘面积将超3000平方米 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正式揭牌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