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改革的源头乡音,《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改革的源头乡音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40年前,由晓光作词、施光南谱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经面世,便风靡全国,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新希望的源头乡音。词作者晓光,不久前讲述这首歌创作的由来。
灵感源自农村改革
《在希望的田野上》何以孕育诞生?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犹如改革的一声春雷,震惊九州方圆。农村的巨变正在萌芽升华。“春气为诗人所觉,”30出头的晓光,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大地上暖风吹拂的清新气息。
晓光这些老一代艺术家们始终遵循着到人民中,到生活中去体验、去发现、去创作的原则。他和同行们背着行囊,多次奔赴安徽、四川、广东、湖南等改革前沿地区的农村深入生活。他看见村村寨寨悄然而至的变化:“老汉的杯中有了酒,娃娃的嘴上有了油”;田野上生机勃勃的豆秧麦苗;新房上袅袅飘荡的炊烟……他目睹了广袤田野上冰雪消融,改革春风带来的蓬勃景象,从而成就“西村纺花、东港撒网、北疆播种、南国打场”的佳句。
晓光观察体会到广大农民对这场改革发自内心的拥护,“‘大包干\’调动起了每个人的劳动创造的积极性,使得农民的精神状态有了极大改观。他们觉着日子有了奔头,对未来充满希望。而我也深刻感受到只有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希望。于是‘希望\’便成为这首歌曲的词眼。 ”晓光解释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声”
1981年秋,应邓在军导演的邀请,晓光为一部农村改革题材的专题片撰写歌词。亲历过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多次深入农村,有着丰富生活体验和感受的晓光,在歌中将春回大地后农村全新的生产、生活图景与向往尽情展现出来。这首闪烁着时代风采的颂歌,也成为他命运旋律中一个响亮音符。
这首歌词的写作并非一蹴而就,修改过五六稿之后,他才打电话给施光南,一字一句地让他记录下来。 “有时改一个句子,有时改几个字,直到最后定稿前,还在修改。 ”“这首歌词属于长短句结合,并不好谱曲。 ”晓光说。在后来的书信中,施光南回复道:“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歌曲,不能拘泥于 《信天游》或《小放牛》那种历史上的‘乡土气息\’,也不能搞成乡间小路式的校园歌曲,必须找到能反映社会主义农村新形势下的节奏和旋律。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声,是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乡愁、乡情与乡音。在歌词里你可以看到有东南西北的风俗景观。在音乐里你可以品味到四面八方的风情音调,有北方秧歌的节奏,也有南海渔歌的影子。所以江南塞北的人们听起来既熟悉又新鲜,总觉得它好像是哪个地方的,但到底是哪里的,又说不出来,这就是施光南运用民族民间素材作曲炉火纯青的技巧。 ”晓光打趣道。
1981年底施光南为这首歌录了两个版本,中央电视台专题片用的是合唱版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播和后来春晚推出的是独唱版本。 1982年,歌曲问世之后,老百姓纷纷打电话请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播,仅当年的点播率就高达1500余次,从此广为传唱。新华
新闻推荐
凤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