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铺中学“扫黄打非”示范点建设扎实有效 秦 天
近年来,凤阳县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景点”四进活动。在“进学校”活动中,总铺中学创造性地实施“86531”工程,充分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扩展到校园内外,营造了良好的“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氛围,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近日,总铺中学入选全国300个“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名单,是滁州市唯一一所“扫黄打非”进学校的示范点,也是全省“扫黄打非”进学校的两个示范点之一。
宣传教育突出“八综合”。充分利用校园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展板、黑板报、手抄报等载体,以凤阳花鼓、诗歌朗诵、演讲比赛、歌舞表演、小品戏曲等形式,从八个方面组织开展内容丰富“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分别是建好一面签名墙、写好致学生家长一封信、演好“扫黄打非”一台戏、建好一支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带好好妈妈工作团、唱好一篇《“扫黄打非”弟子规》、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好“扫黄打非”家长理事会。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覆盖面广、效果明显。
打防并举注重“六联合”。坚持共建共治,形成与文化市场执法联合、工商监管联合、司法管理联合、治安打击联合、镇域管理联合、志愿服务联合等“六联”机制。总铺中学建立了警校共建室,公布了举报电话,主动与镇政府、派出所、工商所、司法所、文化稽查大队和家长委员会、妈妈志愿团等开展统一行动、宣传教育、志愿活动、联合检查、现场执法,形成了以点带面、打防并举、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2017年2月以来,学校与县“扫黄打非”办公室、县文化执法大队等开展警示教育、普法、培训等相关活动12次,开展巡查活动8次。此外,学校还邀请执法专家深入校园,为学生上好文明上网、绿色冲浪课程。动员在校教职工,成立了“扫黄打非”义务协管员队伍,建立学校、家长、学生三方联动机制。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动员广大家长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
阵地建设打造“五平台”。建好“扫黄打非”教育阵地,是对师生进行主题教育的有力抓手。总铺中学以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教室、多媒体室等“五室”为平台,构建五大活动阵地,做好基础保障。“扫黄打非”工作站办公室配备了办公电脑、固定电话、文件柜,健全了工作制度、工作台帐,有专人负责、有教育基地,实现了“七有”。图书室和阅览室采购了正版的、绿色的图书、报刊、教辅资料,广泛向学生小读者派发“绿书签”,完善管理制度,张贴宣传海报,配备专兼职管理指导老师,引导健康阅读。利用学校计算机室,发挥计算机老师的作用,将绿色上网纳入计算机课程,统一安装绿色上网“防火墙”,积极倡导绿色上网。教室里张贴“护苗”、“净网”宣传画,辅导学生自主创编黑板报、诵读《“扫黄打非”弟子规》,成为宣传教育的又一块阵地。
常态管理做到“三结合”。总铺中学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学校家长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是课内举办春秋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等,课外开展黑板报评比、举办演讲比赛、漫画作品比赛等。校内外结合是戏曲进校园、文艺演出进校园;校外是志愿服务走出校园、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巡查执法等。学校家长相结合是指成立了两支“扫黄打非”义务监督队伍。一是由学校班主任组成的校内“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队伍,负责校园内“扫黄打非”的日常巡查、活动组织,二是由学生家长组成的“扫黄打非妈妈团”,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对校园周边的文化经营场所进行经常化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举报。实现了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扫黄打非”工作有序开展。
特色亮点展现“一创新”。总铺中学还开展宣教形式创新,挖掘传统文化,首创《“扫黄打非”弟子规》,印发给学生日常诵读。做到班班有张贴,人人会背诵。还通过合唱、齐诵等表演方式,搬上了舞台,内容朗朗上口,韵律优美和谐,演出活泼多样,加深了同学们对“扫黄打非”的内涵要义的理解和认识,时刻提醒着他们知荣辱、辨善恶,自觉远离“黄”“非”的危害。既生动诠释了“扫黄打非”的意义,又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孩子们的成长。
新闻推荐
石鼓·太阳市西侧的一栋建筑上,写着“钟离”两个字,引起了很多游客的好奇。关于钟离国的记载,史料匮乏,因此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曾经有个钟离国。其实,在《史记·秦本纪》中,有记载“终...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