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把式”离开故土异乡建农场

农村大众报 2020-06-19 13:50 大字

近日,来自苏北的种粮大户张辉,收获了在安徽定远种下的头茬小麦。

近期,当地持续晴热少雨天气,让这个与庄稼打了多年交道的“老把式”,来不及细品丰收的喜悦,又开始为下茬庄稼该选择水田还是旱作盘算起来。

2019年,在家乡江苏泗洪从事农业种植的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做出一个让很多人吃惊的选择——“去安徽租地,把家庭农场彻底搬过去。”

“当时在老家种了109亩,再想扩大面积,一是拿地比较困难,二是地租也比这边贵将近1倍。”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辉听回乡的大户们说起,同在长三角的安徽定远,每亩田租金只要四五百元。低廉的田租、集中连片的耕地,在他心里激起不小的涟漪。

对于张辉的想法,爱人程雨并不看好。“离开故土奔赴异乡,这样的选择无异于一次赌博,远不及在家来得踏实。”她觉得太过冒险。

关键时刻,父母的支持为张辉坚定了走出来的信心。“尤其我父亲,特别支持我出来闯闯。租地的钱都是从父母和朋友那东拼西凑的。”张辉笑着说。

然而,当543.9亩土地流转到手之后,种什么小麦品种,又让他颇费心思。为打消张辉的顾虑,定远县农技人员不但多次登门,还帮忙联系了粮食收购企业,承诺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提供从种子到收购“一条龙”服务。经过再三比较,最终张辉选择了一种名为“宁麦13”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种。

从那时起,定远县朱集村的地头便多了一个一米八几的壮硕身影。与当地一些种粮大户有所不同,从拖拉机到旋耕机、从铲斗车到无人机,好像跟种地有关的“十八般武艺”,这个异乡来的大个子样样都能拿得起。

对张辉而言,种地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种田多自在,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风调雨顺的年景,我们种田确实比较快活。”他说。

(汤阳戴威)

编后

随着50后、60后这代农民相继老去,土地流转成为必然。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流转的去向必然是专业的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

邹平过去转战南北的"麦客",依靠自己手中的现代化耕种设备,在家乡当起"地主";利津县春喜农机合作社采用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土地托管三种模式,管理着当地农民5万亩土地,亩均效益提高两成;苏北的种粮大户张辉,远赴异乡,跑到安徽种植小麦。

他们手里有设备,种地有思路,适合规模种植土地。同是日出而作,他们却挣到了更多的钱。他们,将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新闻推荐

新华网报道 许继伟:融入“大江北”一体谋发展

新华网合肥5月27日电(周雨濛)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市长许继伟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滁州市将厚植大项目,营造好环境,推...

定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远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