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一农民向本报反映:当了贫困户 四年才知道
本报星级记者胡明兵
近日,定远县某乡农民向本报反映,他母亲不识字,又由于年老,头脑不是很清楚。最近,村干部把他母亲的扶贫手册发下来,他们才知道,他家早在2014年就被定为贫困户。他发现,扶贫手册上的签名不是他母亲所签,手机号码也不是他母亲的。
记者接到反映后,立即将此事反馈给该乡党委书记。几天后,该乡负责扶贫的同志向记者发来一份调查材料,其中有村干的情况说明、乡干部及村干去该村民母亲家的调查笔录。记者就材料上的有关记录和该村民作了交流。
记者告诉该村民,村干的“材料说明”上说,他母亲的签名确系村干代签,但这是因为他母亲不识字,经他母亲同意后代签的。又由于他母亲没有固定电话,所以填了村民组长的电话。
该村民听后说,母亲不识字,年龄大了,头脑也不是很清晰。他家被确定为贫困户,村干每次去走访贫困户,难道不应该跟他这个儿子说一声?扶贫手册上的联系方式不应该留他这个儿子的?另外,笔录上的语言也不是他母亲说的,应该是镇村干部写完之后,让不识字的老人家按的手印。因此,这份笔录难以让人信服。
随后,记者联系到该乡负责扶贫工作的同志,和他交流了该村民的质疑。他表示,该村民说的有一定道理,现在凭村干一面之词,无法证明代签名是否经过贫困户同意,调查笔录的记录显得不是很规范。下一步,他们将继续调查,做好相关工作,圆满解决此事。
该农民认为,基层政府、村委会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应该实事求是,真心办好事。如果只是出于敷衍,拖一天是一天,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来越深。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罗宝本报通讯员胡文峰6月23日一大早,定远县炉桥镇小伙单齐军带着伴郎,来到酒店迎娶维吾尔族新娘古丽胡玛尔·...
定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