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让农民看病卸“重担”

安徽日报 2018-06-19 10:32 大字

本报记者 王慧慧

定远县炉桥镇路北村74岁的村民陈传新在卫生院药房排队取药。今年4月初,他因患有腹股沟疝接受了手术治疗,“就住在我们镇中心卫生院,看病方便,花钱又少。 ”住院7天,总费用2488元,新农合报销后,个人只需自付374元。陈传新快人快语:“年纪大了,一身是病,有了新农合,看病省钱又省心。 ”

随着新农合政策越来越完善,农民看病负担大大减轻,乡镇卫生院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乡亲们有了底气,生小病及时去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大病就去县医院,绝不耽搁。 ”炉桥镇中心卫生院王寅说。

定远县地理位置特殊,在优质医疗资源密集的蚌埠、淮南、滁州、合肥的“虹吸”效应下,县域外就诊率一直居高不下。为破解这一难题,当地配合县域医联体改革,推进新农合按人头付费试点,并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为契机,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定远县在医共体内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超支不补,结余全部留用”。县总医院高年资临床医生和医技人员与乡镇医生、村医结成“1+1+1”师徒关系,医务人员深入农户,服务更接地气。同时,开展县、乡“同病同价”试点,遴选59种疾病试点,对19种外科手术病人在乡镇卫生院治疗的,全部减免患者自付费用,引导常见病患者首诊在基层。 4月初,49岁的炉桥镇河头村村民方祥智在县总医院炉桥院区接受了脂腺囊肿切除手术,总费用1200元,按照新农合相关政策报销80%后,他原本需自付240元医药费和150元住院门槛费。根据“医共体内家庭医生转诊可免除门槛费”和“同病同价”的相关政策,方祥智个人“不用花一分钱”。

为控制基层患者外流,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和基金压力,2016年起,定远县对在县总医院接受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执行按医药费用新农合实际报销90%的政策,如需从省级医院请专家做手术的,会诊费还可全免。2017年,县总医院共收治184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病人平均自付费用3800余元,较在县外省级医院住院费用大大降低。

两年前在村卫生室的一次体检中,55岁的定远县池河镇高刘村村民宗传金被发现肝功能指标异常。虽自觉身体没啥不适,但在村医谢友宏的反复劝说下,宗传金接受了B超等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起初想到合肥或南京去手术,但一打听,费用至少要10万元,负担不起。多亏了谢医生及时将我转到了县总医院。 ”医院为他外请了南京鼓楼医院专家,在当地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总花费26628元,新农合报销90%后,自付仅2000多元。 “术后这一年多,村医经常主动上门服务,我现在身体恢复得很好!”5月23日,记者见到宗传金,他声音洪亮,气色很好。

如今,定远县的县域外就诊率连年下降,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减轻,实现新农合资金三年有结余。 2016年和2017年,县总医院、乡镇卫生院住院实际报销比接连提升,如今已分别高达80.7%和81.1%。

来自省农合办的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安徽省参合居民覆盖面、筹资水平、受益水平继续稳步提高。当年共筹集新农合基金290.77亿元,实际参合人数4654万人,覆盖全部农业人口,全年全省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为64.78%,较2016年的62.19%再提高2.59个百分点。为方便新农合患者“异地看病”,2017年7月10日起,全面实现双向跨省即时结报,安徽省新农合患者经规范转诊的,在省外139家医疗机构可享受即时结报。当年,全省实现跨省即时结报57054人次,医药总费用9.60亿元,补偿资金4.14亿元,跨省即时结报覆盖30个省。

新闻推荐

安徽“产业联盟”助乡村创客驶入发展快车道

据《中国青年报》13日头版头条报道今年3月,安徽定远青莲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周航洋种下了70亩鄂莲六号、400亩花奇莲和100多...

定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