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孟富林点赞“农家书屋”

市场星报 2017-11-06 07:58 大字

定远县蒋集镇是一个飘着书香的小镇,这里有个闻名省内外的书屋——蒋集镇农家(作家)书屋。其创始人金兴安在2004年拿出自己全部藏书和资金在家乡筹办,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第一家农家(作家)书屋。书屋创办以来,受到广泛关注。11月3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孟富林、原副主任吴天栋、陈瑞鼎及安徽省委办公厅原副巡视员李其昌等一行来到了定远县蒋集镇参观、调研农家书屋。       ▋宋小伟 记者 汪婷婷 文/图

书香小镇 演绎动人故事

“书屋办在家门口,一有空闲去溜溜,读读书、看看报,一分钱都不要。”这是蒋集镇流传的顺口溜。来到蒋集镇农家书屋,院内小路弯弯,树木参天,绿草如茵,小桥、凉亭、石台、石凳,趋步其间,怡情悦目,是全镇人读书学习的好去处。据金兴安介绍,书屋创办十多年来,已经探索出“背靠学校、面向社会”的书屋模式,成为安徽省农家书屋的示范书屋,现存各类图书6万余册,一年有一万多人次前来借阅图书。

2006年该书屋被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育才图书室”;同年被共青团安徽省委授予“民族精神代代传·省少先队教育基地”;2013年荣获“安徽省百佳农家书屋”称号;2014年又被安徽省新闻出版局授予“安徽省第一家农家书屋”匾牌。金兴安本人也先后荣获了“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个人”、中央电视台“身边感动人物”等多个荣誉称号。

省级老领导点赞农家书屋

当日,孟富林一行在金兴安的陪同下,参观了书屋的农民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皖版图书室、名家作品室、藏书室和陈列馆等。大家对书屋的藏书和所获荣誉赞不绝口。“书很多很全,覆盖了方方面面,对推动农村的教育、农业、科技发展有很大帮助。”孟富林说。

“书屋开到家门口,给了农民一次受教育的机会,让农民用知识武装头脑,使得农村的前途更加光明。书屋可以说是在希望的田野上造就了新的天地。”陈瑞鼎认为,书屋在现有的条件下,还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书籍来源和书屋的规模,让“第一书屋”开花结果。

吴天栋同样对书屋赞不绝口,“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知识可以使农民致富。兴安同志做了一件大好事。”吴天栋表示很受触动,决定回去整理自己的书籍,拿出一部分出来捐赠给书屋。

李其昌表示,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农家书屋了,每次来都深受感动,“我与兴安同志同是穷苦出身,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对于他想要回馈社会和乡亲的情怀感同身受。”

新时代下 读好用好每一本书

“今年多大岁数了?在书屋干多久了?”孟富林一行向书屋的管理员、蒋集村退休文书蒋大俊了解情况。据介绍,书屋目前有两位专职图书管理员为村民服务。如今,定远县的22个乡镇都有农家书屋,今后,书屋不仅仅是农民的阅读场所,更将成为农民读书、活动的文化乐园和综合文化广场。孟富林在参观书屋后说:“书屋的影响很大,为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家乡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孟富林表示,希望农家书屋可以按照十九大精神的指示与时俱进、办得更好。他认为,书屋既要展示现代科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等,还要注重收集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读物和重要讲话,如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章等。

“要为农村输送更好的知识和技术,把中央的思想和政策及时传达到农民那里。来了新的书籍要及时宣传,鼓励让农民来借阅,真正收好、藏好、用好、读好每一本书。”孟富林说。

新闻推荐

永康镇“多渠道”宣传民生工程

本报讯定远县永康镇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民生工程宣传,切实补齐民生工程“短板”,维护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召开镇村干部专题民生工作会议,鼓励人人动手通过媒体宣传民生;进村入户宣传...

定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定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