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砥砺奋进实现新发展 凝心聚力跨入新时代 ——市政务服务中心五年工作纪实

滁州日报 2017-10-27 07:54 大字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秉承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以科学管理提升运行质量,以改革创新夯实发展基础,以流程再造强化服务能力,以联合审批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以立体监察评议优化服务行为,紧扣百姓与企业所需所求,打造优质发展环境,政务服务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政务公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政务服务的“软实力”正在成为助推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性竞争力。

2016年10月28日,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动员会,市委常委、副市长阎中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7年9月23日,全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定远县召开。

窗口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业务办理流程。

优化流程创新方式

政务服务高效便民>>>

--------------------

服务能力实现翻番。5年来,中心大厅面积从4200平方米扩大到1.8万平方米,实现大厅面积“翻两番”;进驻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及中介服务部门(单位)70多个,办理750个审批服务事项,年均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超100万件,均较5年前“翻一番”,其中集中收取税费超80亿元,是5年前的近30倍,充分体现了集中办公、集约服务的巨大优势。

标准化试点取得突破。中心自2013以来,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验证标准、修订标准”,坚持“在实践中总结标准,以标准规范服务实践”,将“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以及流程再造等改革成果定为标准编制的重要依据,体现在标准体系中,以标准固化改革成果,以标准化提升管理水平。2015年7月9日,省标准化评估验收组对滁州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验收,以97分全省最高分通过验收,并获“全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称号。2017年10月正式启动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打造政务服务标准化升级版。

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2013年以来,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由800项减少为152项,压缩项目办理承诺实现60%以上,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服务项目实行一个领导分管、一个科室承办、一枚公章审批,申报材料减少25%,平均承诺时限由法定40多天压缩到4.5个工作日。

联合审批创立“滁州品牌”。企业注册登记由“一条龙”到“一表通”再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多证合一”,注册资本认缴,推行“一照多址”,允许“一址多照”等,两个小时就能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取得证照及公章,让政策的红利真正惠及群众。基建审批实行固定资产投资联合审批、规划阶段联合审批、施工图联合审查等八项联合审批贯穿审批全程,分段实施,部门联动,一窗受理,统一送达,工程建设审批时限由200多天缩减为33天。

开展“减证便民”行动。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流程、精简环节、推进网上办理等方式,争取年内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总体目标。同时,通过减少前置要件、减少证明材料、流程电子化、公共服务进中心、建立自助服务区等,进一步便民利企。2017年8月29日,中心公布了“最多跑一次”首批事项清单。首批清单涉及30个部门共357项行政审批服务,占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全部488个审批服务事项的73.16%;承诺“窗口即办”事项277个,其他事项则可通过“网上申报”“办结快递送达”等方式实现;全程“零见面”事项14项。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8个窗口进驻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截至目前,在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6个试点市中,滁州市已经实现省市政务服务门户建设标准统一、服务事项规范管理、办事指南同源发布,与省政务服务网无缝对接,建立市级事项库,完成办件信息数据交换流程配置,数据通道全部打通,统一支付功能接入“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行体系。市级645个政务服务事项在安徽政务服务网中公开,其中414项实现互联网上全程办理。

权力运行阳光透明

政务公开持续深化>>>

--------------------

规范政府信息发布体系。印发《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制定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发布协调和保密审查、责任追究制度30余项,从信息发布数量、发布时限,到信息质量进行全方位规范,同时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开通了“依申请公开”专栏,实现依申请公开的表格填写、提交、办理、答复全程在线进行。

强化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办事公开示范点建设,强化示范点的带动引领作用,制定了示范点建设“六有”标准,共建成省级政务公开、办事公开示范点6个,市级政务公开示范点9个、办事公开示范点10个,各县(市、区)还命名县级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示范点40个。省、市、县三级示范体系全面铺开。

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提升网站建设水平,搭建起“1+8”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群,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规范性。设置政府信息公共查阅点和依申请公开信息受理点,为各乡镇和村配备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设施,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建立网络问政平台,加强舆情收集回应。开通12345市长热线、政风行风热线等;搭建网络问政平台,及时回应群众所需所盼,进一步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深化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优化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对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群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优化调整,并将市政府重点领域信息目录与牵头发布单位的信息公开目录进行同步连接、同步发布。紧抓部分重点信息发布主体单位,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加大常态化监测和推进,争取重点信息发布常态化、持续化。

推进依申请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探索依申请公开规范办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优化办理方式。市政务公开办、市政府法制办联合举办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暨依法行政工作专题培训,提升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能力。

加强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以定远县成功入选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开展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等8大事项的公开内容、主体、时限、方式等试点事项目录梳理,形成公开事项初步目录清单。2017年9月,全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现场会在定远县召开。在督促指导试点县努力做好该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范围,着手在滁州市其他7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努力提升滁州市基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阳光政务建设,努力打通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建强组织凝聚人心

党建工作成效卓著>>>

--------------------

市政务服务中心始终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方法和路子,中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为中心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完善组织架构。自2013年成立中心机关党委以来,中心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制定党组党建工作责任制度,积极发挥支部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组统一领导,党组书记负总责,党组成员各负其责,各级党组织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党组织换届,在配齐配强领导班子的同时,积极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精锐部队。

建强组织能力。全面排查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落实问题“三个清单”,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同时,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和警示性教育,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丰富党建活动。坚持以文化认同凝聚窗口共识,丰富拓展党建活动内容。以举办红旗窗口评选、微笑服务之星评选、微笑大使评选、双十佳活动评选等活动促进提升服务水平,以趣味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义务献血、党员志愿者活动、摄影大赛等活动丰富党建活动内容,增强支部凝聚力、向心力。

抓实党风廉政。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种好“责任田”。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开展承诺公示,将任务定到岗、责任定到人、措施定到位。主要负责同志带头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全面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主动作为,认真抓好分管工作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扎紧制度“笼子”,划定纪律规矩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2017年9月28日-30日,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近40名党员赴金寨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专题培训。

新闻推荐

张桥镇联合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大整治

为推进“百日除患铸安”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确保十九大期间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张桥镇安监部门联合辖区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对全镇液化气站点、加油站、超市、服装加工厂以及餐饮单位开展消...

定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