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进城” 人增收

广西日报 2019-06-27 08:12 大字

本报记者莫迪通讯员李志高

6月24日,天等县驮堪乡孔民村东等屯村民李春波把养了大半年的5头牛卖了,赚了2.2万元。

去年9月,李春波带着一家4口人,搬到天等县龙岩小区易地扶贫搬迁点。离开偏僻的小山村,成了县城“新市民”,李春波在短暂的兴奋后,开始发愁了——没有了青山绿草,养不了牛,靠什么在县城生活呢?

虽然龙岩小区开设很多家扶贫车间帮助搬迁户就近就地就业,但年近50岁的李春波并不想打工。为维持生计,他与妻子在小区里开了家面包店,日子过得挺好。

但是,李春波心里一直牵挂着自己的养牛本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县城周边一些群众外出务工,家里的土地撂荒,李春波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租些地来养牛呢?

今年年初,夫妻俩关了面包店,在离县城只有两公里的天等镇四维村罗屯租了5亩地和一间闲置的民房,重操旧业养了7头牛。

在李春波养牛场不远的天等镇丽川社区孔林村民小组,村民许德平也租了9亩地和一间民房,办起养牛场,养了20头牛。

作为龙岩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许德平说:“有了这些牛,我们家今年一定能顺利脱贫。”

如今,搬进龙岩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后,把原先养在村里的牛搬到县城周边的贫困户,已有十几户,而且数量还在增多。

驮堪乡群众养牛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几年,养牛业正成为支撑该乡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据统计,驮堪养牛数量已由2015年不足2000头发展到目前的8000多头。

“这些年来,我们乡探索发展了‘养殖小区’生态养殖、‘人畜分离’集中养殖等肉牛养殖模式,全乡养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现在,我们又创新发展‘村牛进城’异地养殖模式,让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留得住。”驮堪乡党委书记农文杰说。

新闻推荐

崇左市中级法院调研组到天等江州调研

天等讯6月18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韦简浩一行4人到天等县人民法院调研立案工作。调研组在实地调研该院诉讼服...

天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