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玲:老当益壮开拓脱贫路

左江日报 2018-11-16 11:31 大字

□陆林虎

天等县驮堪乡南岭村丰屯的马秀玲,今年已69岁,年近古稀,但她不等不靠,用勤劳双手开拓脱贫路,成为天等县苦干不苦熬,奋力摆脱贫困的典型代表。

马秀玲所在的南岭村,距天等县政府19公里,距乡政府6公里。南岭村有南岭屯、六罗屯等11个自然屯,全村地处石漠化连片地区,主要以石山居多,耕地面积4830亩,人均耕地1.08亩,绝大多数为旱地,土地贫瘠。

马秀玲家里共4口人,除了她,还有女儿和两个外孙女。马秀玲一家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2.5亩耕地的产出,以及女儿的外出务工收入。

“之前,家里主要种的是玉米和甘蔗,辛苦一年下来,仅够解决温饱问题。”马秀玲告诉笔者,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前,她家里一直很贫穷,只能靠女儿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2015年,天等县精准识别工作队经过认真识别,马秀玲户被评为贫困户。

马秀玲虽然年纪大,但人很勤快。为此,扶贫工作队便动员马秀玲利用小额贷款,发展肉牛养殖。

于是,马秀玲便通过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买进4头小牛,开始尝试进行肉牛养殖。

除了养殖肉牛之外,马秀玲还承包了村里10亩闲置土地种植甘蔗,并利用甘蔗尾叶喂牛,综合利用,一举两得。2017年初,马秀玲种植的甘蔗入厂达60吨,收入近3万元。到2017年6月份,马秀玲卖出一头肉牛收入1.2万元,除去购买成本与开支后净赚4000多元。

“肉牛主要以甘蔗叶、玉米,米糠为饲料,一年左右就可以出栏,每头牛可以赚几千元。”马秀玲说。

通过养殖肉牛和种植甘蔗,马秀玲一家的收入达到脱贫标准,2017年年底,马秀玲户顺利实现脱贫。

马秀玲通过发展种养,增加家庭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她不仅给家里增添了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还把两个外孙女送到了县城读书,从此过上了吃穿不愁的生活。

“只要勤快,就能改变贫穷的面貌,我对养牛脱贫致富充满信心。”马秀玲说。

虽已年近古稀,但马秀玲却不甘落后。“下一步,我将盖个牛棚,继续增加肉牛养殖数量,并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增加收入,让日子过得更红火。”马秀玲说道。

新闻推荐

天等县法院工作人员到市中级法院 学习集中送达平台工作

崇左讯11月8日,天等县人民法院送达组全体成员到崇左市中级人民法院学习集中送达平台工作。当天,天等县法院送达组认真学习...

天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