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扶贫车间”升级

广西日报 2018-09-20 09:39 大字

本报天等讯(记者/莫迪通讯员/李志高)“以前我们的厂房租住民房,场地狭小,生产环境差。现在搬到‘扶贫车间小区\’后,厂房大了,务工环境改善了,每个月的订单翻了几番,接下来准备扩大招工,开足马力扩大生产。”天等县进结镇东莲内衣加工“扶贫车间”负责人赵振东指着新搬迁的厂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进结镇团乐村村民黄美芳也很高兴。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黄美芳曾经苦恼于外出务工时,日夜对孩子及家人的牵挂。如今,早上出门上班挣钱,傍晚回家照顾孩子。她很满足:“工厂就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我的生活很幸福。”

进结镇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2016年以来,该镇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办“扶贫车间”,短短两年时间,全镇共建成“扶贫车间”16家,帮助200多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扶贫车间\’分散在各村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全镇产业的发展。”进结镇党委书记罗国谣经过调研,今年7月提出创建“扶贫车间小区”。

“我们盘活闲置土地,利用镇血防站旧址,把分散的‘扶贫车间\’集中起来抱团发展,全力打造‘扶贫车间\’升级版。”罗国谣说,该镇采取“班子+党员+扶贫车间”的模式,即一名班子定向联系一个扶贫车间,一名党员定向联系一个扶贫岗位的模式,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各个“扶贫车间”发展的瓶颈和困难,把服务送到车间一线,从项目选择、招工宣传到开工生产、产品销售等过程,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入驻的实际困难,并给予进驻小区的“扶贫车间”业主减免5年租金,协助业主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统一为厂商制作招牌、制度、广告等,最大程度减少“扶贫车间”进驻成本,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帮扶更多贫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进结镇已建成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小区”,建成标准化厂房4个,东莲内衣加工厂等4家“扶贫车间”已顺利进驻“扶贫小区”,共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吸纳300多名贫困群众务工,每月收入2000-3000元。

新闻推荐

第六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开幕

本报南宁讯(记者/张天韵)9月7日,由南宁市政府、自治区文化厅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在南宁开幕。当晚,由南宁市...

天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