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果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李新雄
核心提示:创新引领突破。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我区项研究水平高、带动效益好的科研项目成果给予奖励。为弘扬我区广大科技工作者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风采,记者对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的部分科学家进行采访,挖掘他们创新成果背后的故事。
A
让葡萄一年生“两胎”
“我们果农幽默地把葡萄一年两收比喻为葡萄一年生‘两胎\’,自从种植一年两收葡萄以来,葡萄树成了摇钱树,我的收入增加了。”天等县上映乡葡萄种植协会会长许绍弟指着亩葡萄园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夏季高温多雨的广西曾被认为是不适宜种植葡萄的地区。广西农科院院长白先进及其团队研发的冬葡萄和夏葡萄一年两收错峰上市技术,让广西成为葡萄一年两收特色优势产区。这一全称为“广西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的项目,获得了年度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葡萄禁区”变成“葡萄优势产区”,奥妙何在?
常规的广西葡萄“一年一收”栽培,葡萄鲜果上市时间是6-9月,月以后市场上便难觅其踪影。“能不能在气候条件合适、良好土肥技术的基础上,再多收一次果呢?”一年两收的美好愿景召唤着白先进及其团队为之探索奋斗。
“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的关键点,就是要破眠。一定要突破需冷量的难关,南方才可以栽培葡萄。”白先进跟记者介绍了研发征程上最难啃的“硬骨头”。
“搞科研没有秘诀,枯燥漫长的研究过程中,谁都不知道会遇上哪些困难和风险。为了啃下硬骨头,我们唯有孜孜以求。”白先进对挫折已经习以为常。就以研发葡萄出芽必需的破眠剂为例,光是探索其精准的科学配比,团队成员苦攻几年尝试了数百次。
“我们利用生物调节,解决了葡萄休眠不足的问题,到果农7月份收了一茬果后,对葡萄进行修剪和生物处理调节,它就可以再长芽结第二次果。第二茬果在元旦和春节期间成熟,这时候全国都没有葡萄上市,我们的葡萄就能卖好价钱了。”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所长文仁德称葡萄错峰上市让果农尝到甜头。
成功调节第二茬果上市时间,冬葡萄的概念在广西横空出世。目前广西在葡萄创新技术方面已领先全国,获9项发明专利,不仅实现了葡萄“一年两收”的奇迹,而且两收的葡萄夏果早,冬果晚,这一早一晚主攻市场空档,果农赚得更多。
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佐证了一年两收技术的巨大成就:年推广葡萄一年两收技术的时候,广西葡萄产业大概是2.4亿元,原来种植面积十几万亩,年广西葡萄面积达.万亩,产量.万吨,产值达到.亿元,葡萄一跃成为广西第三大产值的水果产业。
B
为中国百姓“量体裁衣”
突破国际汽车公司的技术封锁,自主研发出以五菱宏光为典型的紧凑型商务车整车工程创新技术;引领国内微车的发展方向;五菱宏光自上市以来连续5年蝉联国内MPV销量冠军……这一系列骄人的成就和荣誉是荣获年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紧凑型商务车整车工程创新技术及应用”项目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创造的业界神话。该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凭借其强大的体系竞争力把五菱宏光打造成了中国国民“神车”。
项目由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研发,李江柳是项目“掌门人”。在纷杂的中国车市中,如何沉静地关注普通百姓需求,专心为中国百姓量体裁衣?如何用纯粹的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打造国货精品?李江柳说:“创立一整套基于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整车集成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以实现产品升级与转型成为主攻方向。我们的研发过程可以用屡败屡战、越挫越勇这两个词语概括。”
在可供团队参考的前期研究资料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要突破国际汽车公司的技术封锁,只能边学边摸索。困难显而易见,研发团队成员一方面在海量的文献数据里检索,希望能收获可供借鉴的蛛丝马迹;另一方面则追本溯源,从实验室实验开始探求工程原理。他们把头脑里成百上千的想法梳理后结合各种参数设计图纸,再按图纸组装“骡子车”(指在产品开发最初期,使用手工制造零件或手工改制零件搭制的样车),经过个月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努力后,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样车弄出来了,还要检验它性能如何。试车过程的刺激惊险和煎熬不亚于拍美国大片。
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近摄氏度高温下,“骡子车”好比桑拿笼,因为不少零件是快速制成并立即使用的,其刺鼻气味让人头晕,驾驶员有时候不得不带着口罩工作,他们挑战耐热极限,挥汗如雨反复试车……
在东北极寒地区,研发人员曾连续天每天凌晨3时,在零下多摄氏度的情况下冒险到户外试驾。冰面上车子刹车打不打滑,车内暖气够不够……刺骨的寒风无情地考验研发团队,有人被冻裂耳朵,有人被冻得脚生冻疮……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骡子车”颠簸得厉害,好几次司机把握不稳方向盘差点翻车……
权威评价显示,紧凑型商务车整车工程创新技术的创新点包括: 研究用户导向的产品开发系统,形成基于成本与质量平衡、性能驱动为主的紧凑型商务车设计与质量控制体系;针对产品开发验证周期长、市场响应慢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结合虚拟分析与集成优化的平台化、模块化、差异化的短周期正向开发方法;突破了汽车生产一致性控制要素多的难题,形成了保障汽车关键性能的生产制造稳健控制技术。运用该创新理论开发的五菱宏光车型多项指标超越国内外同级别对手。
C
用工匠精神选育良种
年,陈代喜用行动诠释了一句励志名言——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由他牵头负责的《广西杉木良种选育及大中径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荣获年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林木良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杉木良种最高年生长量达到每亩2.4立方米,是普通品种的4.3倍。有了这项技术,9年生的良种杉木胸径可达到.3厘米,高度达.2米,而普通杉木至少得生长年,节省了年左右的时间。”陈代喜通俗地跟记者解释获奖技术的过人之处。
做育种没有捷径可走,陈代喜团队的研究过程就是吃苦受累的过程。育种的重要前提是选出一棵好的种苗,而要选出好种苗则需要从上万棵杉木里挑选。不论是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团队一次次奔赴山林,跑遍了区内的大小林区。一次次野外作业后,就是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分析处理数据,反复论证,期间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科研人员以来自广西、福建、广东、湖南、浙江等省区的个半同胞家系和不同层次群体转化的个无性系以及广西早期营建的杉木种子园控制授粉的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和完全谱系试验设计,进行了8年的造林试验,综合评定遴选出一大批优良种质材料,为广西杉木良种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有个家系、7个无性系以及3个杉木种子园种子通过广西林木良种审定。
同时,团队还创建出一套成熟的杉木大中径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使用规范容器培育杉木良种,种子出苗率大大提高,达每公斤1.2万株以上,相较传统裸根育苗提高了%以上,使良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现实。
陈代喜称,这套技术将促进杉木产业快速发展,杉木每年的造林面积将达到万亩以上,五年后,杉数将成为造林面积排名第一的树种。
新闻推荐
本报德保讯兄弟三人均练就了一身开摩托车锁的本领,为筹赌资,他们用这个本领盗窃摩托车,最终三兄弟均受到法律制裁。近日,德保县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盗窃案,判处被告人黄某贤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