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誓让荒山变“金山”

左江日报 2016-10-25 00:00 大字

□本报特约通讯员陆林虎

早就听说天等县宁干乡的施密林外出务工多年后返乡创业,把昔日荒山变成“金山”一事。近日,笔者慕名来到宁干乡旧坡踏屯施密林创建的豪源果场,放眼望去,500多亩荒山上绿意盎然,一棵棵金橘树、红心脐橙树上挂满果子;远处,一个个哈密瓜棚和烧烤棚,给荒山增添了不少活力。

“我2004年7月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园林专业,毕业后就职于柳州市某企业,从事果类种植工作。2005年至2012年,我和朋友合伙在柳州租地发展水果种植和养殖业……”对于自己的经历,施密林如数家珍。

“我的创业始于2012年,那年春节,我从打工地柳州回家过节,带着妻儿到旧坡踏屯闲逛,发现昔日祖辈们耕种的口粮田如今竟然成了一片荒地。我想,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些荒地来种植果树呢?”施密林说。

说干就干。那年春节后,施密林再也不像往年那样急着返回柳州打工,而是挖一些土壤带回柳州进行土壤化验分析,该土壤与他在柳州的果场的土质不相上下。施密林觉得在这片荒地上发展种植业应该没问题。于是,他便带着自己的同学到旧坡踏屯实地考察,让同学参谋发展规划。施密林同学认为施密林太冲动了,在柳州创业好好的,怎么突然跑回乡下创业,值得吗?施密林的同学一再劝说施密林放弃回家创业。凭借着对本土了解以及近几年从事种养经验,施密林觉得这片荒地也是一个发展种养的黄金宝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2012年10月,施密林毅然辞职返乡,将坡塔屯、宁干街那块约300亩的荒地承包了下来,并亲自上山清除杂草,将坑坑洼洼的土地平整,然后尝试种些无公害的蔬菜,并着手实施果类种植。

“我们也失败过,刚开始时,果树都结不出果来,我边种边学,找朋友咨询,并打电话询问以前就读大学的老师,让他们帮我解决了很多种植技术上的难题。几经努力,果树挂果,果场有了收获。

经过4年的发展,现在,施密林的果场已经发展到500亩。他不但种植柑果类,还种植草莓、哈密瓜等。

目前,他的果场已经发展成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家乐基地。在他和合伙人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荒山变成四季飘香的“瓜果山”,有近10个瓜果大棚和10个烧烤棚。更令他欣喜的是,他和合伙人充分利用近3公里长的清洁小河,发展钓鱼等农家乐,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整个“瓜果山”已变成集吃、住、行、乐于一体的生态农庄。

施密林透露,去年他的整个农庄收入达100余万元,随着客源越来越多,他的果场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在采访现场,笔者见到,很多游客都是奔着施密林大棚里的哈密瓜来的。游客赵林边指导着孩子摘哈密瓜边告诉笔者,他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带小孩来这里玩,让孩子领略农村风光的同时,也让他感受到采摘瓜果的乐趣。

“豪源果场环境不错,既有金鱼,又有烧烤,还能采摘瓜果,来这里玩有享不尽的乐趣。”赵林说。

施密林告诉笔者,眼前这个瓜果飘香的果场,四年前还是一片群众丢荒多年的坡地。现在,随着种植经验和经营管理不断完善,施密林还将在果场里种植西瓜、黄瓜、圣女果等,实行以地养地、以瓜养果的套种模式,把荒山变绿变美,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观光、游玩,让生态与增收一举两得。

在如何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发展致富上,施密林有自己想法。施密林告诉笔者,很多村民现在正在积极联系他拿果苗去种,并希望他能提供技术指导。对此,施密林很乐意去做,也希望更多的贫困户能参与进来,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种植,发展农家乐,大家一起种植致富。

施密林告诉笔者,目前果场现有十几个工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果场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目前,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也将继续完善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种上花草,美化果场的环境。让每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感觉温馨、舒服,这是我们最大的希望。”谈到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时,施密林信心十足地说。

新闻推荐

东平镇: 用微信群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本报天等讯(记者刘华恋)今年以来,天等县东平镇创新工作方法,创建脱贫攻坚微信工作群,用微信有效推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据悉,脱贫攻坚微信工作群成员由80多名镇政府干部、镇直包村干部、镇直单位...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