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龙何屯:火龙果扎根 穷山沟变新天地

百色早报 2015-01-05 03:13 大字

村民在地里摘今年最后一批火龙果村民在村口摆卖火龙果在龙何屯,农户的楼顶也被火龙果所占据  

□本报记者 吴东萍 通讯员 梁家松 罗勇强 文/图

距离镇政府7公里的平果县果化镇布尧村龙何屯,群山环绕,土地贫瘠,这里没有一块水田,仅有的一点土地也是存在于乱石的缝隙之中。长期以来,村民靠种植玉米、黄豆为生,连口粮都很难解决。十年前,生命力顽强的火龙果开始在这片荒山乱石中扎根,并源源不断地结出一颗颗美味的火龙果,有效治理了当地的石漠化现象,也彻底地改变了龙何屯的贫困面貌。近年来,龙何屯的火龙果模式在果化镇甚至平果县的大石山区被广泛采用。

1、火龙果让山民的日子红火起来

近日,记者来到龙何屯。只见村口为数不多的平地、村后大片的荒山上,都种满了火龙果,就连农户的楼顶也都被火龙果所占据。今年最后一批火龙果差不多收完,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悠闲地聚在村口,一边晒太阳,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可以说,没有火龙果,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新生活!”屯长何承彭告诉记者,没种火龙果之前,龙何屯穷得叮当响,有时候连炒菜的猪油都买不起。种了火龙果以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住上了小洋楼、顿顿吃猪肉不再是新鲜事。

2、火龙果有效治理了当地的石漠化

“火龙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何承彭称,龙何屯位于大石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峰丛土地,土层稀薄,土壤贫瘠。长期以来,为了在石缝中求生存,人们大量种植玉米黄豆、放养牛羊,可就是这样,也常常连口粮都不能解决。“我们小的时候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草木,还能养些牛羊,到后来只剩下满山光秃秃的岩石了。”何承彭称,由于过度垦荒放牧,这里的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村民们谋生存也越来越困难。

十年前,火龙果在此扎根后,龙何屯裸露的石山渐渐披上了绿意,水土也得到了保持,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收到了成效。“这东西好种,耐旱、耐瘠,在石缝中都能生存!”何承彭说。

3、 火龙果在当地曾遭抵制

今年52岁的何广德是龙何屯最早的火龙果种植户之一,也是最早尝到火龙果甜头的村民。“想当年,专家挨家挨户动员都没人想种,现在大家都争着抢着要种!”提起龙何屯的火龙果种植,何广德感慨颇深。为了治理石漠化,提高农民的收入,2001年,广西植物研究所的专家来到龙何屯,动员村民种植经济作物。一开始是牛心李、苦丁茶、黄皮果等等,可是由于土地贫瘠、缺水,收效甚微,农民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了打击。2003年,当专家动员大家种植火龙果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响应。“什么都种不好,瞎折腾!”由于之前的失败例子,村民的积极性怎么也激发不起来。全屯120多户人家,只有10户人家愿意试种。由于得不到重视,刚刚种下的火龙果苗常常遭牛羊啃食,就连研究所扶持的铁圈也被人偷偷拿去卖。

“我当时也没看好这个,就是想试一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03年何广德在自家的4分旱地上种了火龙果。生命力顽强的火龙果很快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扎根、蔓延,第二年便开始有了收成,第三、第四年进入了丰产期。最让何广德惊讶的是,火龙果的果期非常长,一年最多能收8批火龙果。那时候2~3元一斤的火龙果,经济效益显然比玉米黄豆好得多。

接下来的几年,何广德慢慢扩大了规模,到今年他的火龙果已有4亩多。现在,白心火龙果卖到4~5元/斤,红心火龙果7~8元/斤,加上套种花生、黄豆等矮秆作物,每亩地一年能有1.2~1.3万元的收入。种了十年火龙果,何广德建起了3层三开间的红砖楼房。

4、火龙果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

近年来,政府、农业局扶持当地的火龙果产业,免费为农户提供火龙果苗、水泥杆、化肥等。政府的优惠政策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被吸引返乡种植火龙果,今年35岁的何广灵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外打工不如回家种火龙果!”何广灵告诉记者,他在外打工多年,由于没有文化和技术,只能从事一些苦力劳动,工资很低,几年来也没挣到什么钱。这几年村里不少人靠种火龙果建起了楼房,日子越来越红火,他看着很心动。2013年春天,在政府的扶持下,何广灵一下子把家里的4亩多旱地都给种上了火龙果。尽管去年是头一年挂果,产量还比较少,但各方面都有政府补贴,他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明后年进入丰产期,日子就好起来了!”何广灵信誓旦旦地说。

5、龙何模式已在大石山区 被广泛复制

火龙果在龙何屯的成功种植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给了当地政府很多启发。2012年,果化镇抓住县里发展火龙果种植的优惠政策,通过龙何火龙果基地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发展壮大火龙果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利用火龙果收果期长,具有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的潜力,发动群众在果化至天等县交界的石山缝地全部种植火龙果,打造“十里火龙果长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带,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镇种植火龙果面积近4000亩,产业扶贫全部覆盖大石山区的5个贫困村,涉及近150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5000人,火龙果产业成了大石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新闻推荐

天气反常炎热 两男孩水池溺亡死者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校方正在善后

发生孩子溺亡的水池。读者梁先生 摄今报天等讯(记者邓晓衡)11月17日下午,两名10岁男孩被发现在天等县大隆村意屯的水池内溺亡。这两个孩子都是大隆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