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崔发年 抢抓优势趟出蔬菜外贸新路子

张掖日报 2017-12-25 11:23 大字

近日,在张掖发年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只见大批的洋葱、土豆、白菜等农产品通过“南向通道”发往更广阔的市场。“我们有很广的货源渠道,对于各种备货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作为发年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负责人,崔发年对各种蔬菜备货信心十足。依托进出口公司,张掖发年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形成了内外贸融合农产品大市场,瞄准向西开放的机遇和南向通道优势,建立鲜活农产品基地,拓展市场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农产品出口,走出了一条产地批发融合发展新路子。

今年39岁的崔发年,2003年开始在老家甘州区明永镇种植洋葱,没想到当年就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第二年,他开始大面积种植,并把当地的鲜活蔬菜销往兰州、西宁等地,积累了不少蔬菜销售经验。

2005年,经过调查,崔发年发现本地生产的洋葱个大肉厚,深受南方人和外国人的喜爱,他当即决定带领周边群众大面积种植洋葱。为了稳定种植面积和销售渠道,崔发年和周边农户签订生产合同,保证农民群众的种植利益。一年下来,70多亩洋葱,亩收入达5000多无。2007年,崔发年从广西凭祥口岸的代理出口发现了新商机,并开始申请外贸经营资质,自营出口,首批出口了80吨蔬菜,并初次尝到了蔬菜对外贸易的甜头。2014年由甘州区发出的83吨蔬菜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踏上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土地。这批货值近80万元的蔬菜,是甘肃省首次直接出口中亚的鲜活农产品。依托“南向通道”的机遇,在物流等方面获得相应支持的前提下,崔发年的批发市场实现订单5万吨。

如今的崔发年,办公桌上摆着俄文、阿文和中文3种文字的名片。他创建的张掖市发年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集特色瓜果蔬菜生产、收购、加工为一体,与周边农户签订种植订单4万亩,目前40%的产品销往中东及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经过几年的打拼,眼光和境界都不一样了”,崔发年说。除了做活外向型经济,在“企业+市场+农户”的模式下发展订单农业,也让农户得到了更多的保障。崔发年介绍,企业与市场结合起来,出台保护价格,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户的利益。“今年的洋葱价格并不好,但是我们年初就与农户签订了保护价格。”崔发年说,这样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也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在崔发年的带领下,周边农户通过土地入股、流转等方式,把连片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特色蔬菜种植,初步实现了农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进一步增强外贸发展后劲。

本报记者刘枫

新闻推荐

凭祥举办首届“12·12”水果电商节暨中国—东盟水果城启动仪式

本报凭祥讯(记者何凯旋)12月11日,凭祥市举办首届“12·12”水果电商节暨中国—东盟水果城启动仪式。当天上午,启动的是中国—东盟水果城第一期项目,后续包括二期、三期项目。目前已建成电商综合楼、商...

凭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凭祥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