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美

左江日报 2019-08-07 09:08 大字

□黄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的任何一环节,都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诗歌美,更轻松快乐的学习古诗。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心境

教师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主旨,感悟诗歌意蕴,对于开展诗词教学极其重要。只有教师真正懂了,学生才能懂。学生有了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就能体会对诗歌所营造的美,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诗歌教学不仅仅是背诵或默写,更要学习它的表现形式。小学语文教材选编时都十分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无论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还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难度适中,又文质兼美。虽然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教师只要在诗歌教学中把握好诗歌本身的特点,就能轻易去引导学生悟出情趣。

诗歌是现实在诗人内心真实感受的外在反映,是诗人自身独特情感的宣泄。诗人的境遇、心态等因素决定了他的诗歌所反映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授一首诗歌之前,应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初步搜集信息、辨别信息、整合信息和梳理信息的能力。而作为教师,若能在备课时搜集相关资料,那么在教授诗歌时就更容易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心境,为学生体会诗歌所营造的美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品诗体会诗歌的情感

阅读是学生凭借思维理解文字信息符号的心理过程,具体体现为阅读者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迅速而准确的在脑中呈现相关表象,并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语言、体会情感的目的。古诗教学除了让学生整体感知、领悟、储存诗歌信息外,还要深入诗歌“与诗人直接对话”。然而,小学生因生活经验的积累不足,情感体验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巧妙点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感受诗人内心情感世界,从而达到见景生情的效果。

在欣赏诗人描绘的景物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它哪里是美的,还要让学生懂得它为什么是美的。在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诗人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感情,还要让学生懂得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情,让学生有所收获。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的元曲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写到了许多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教师可由这十种景物入手,让学生把这十种景物联系起来进行品诗,从而体悟出曲中所描写的是悲凉秋天的景色。深秋茫茫的暮色里,挂满枯藤的老树上,晚归的乌鸦在巢前的树枝上盘旋,小桥流水旁边有一户人家透出微弱的光亮,瑟瑟西风中,奔波在荒凉古道上的游子啊,还不知道该往哪儿去。古人写诗,最爱借景抒情,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景中有情,抒发了一种孤独忧伤的感情。

情感不仅是构成诗美的主要内在因素,而且是诗的存在价值的主要依据之一。品诗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并与诗歌感情交流的过程,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要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品诗,把握诗歌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注意古诗的表现手法通过意境体会美

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很形象。教师可以从形象性入手,充分调动让学生的想像力去捕捉诗歌的美。首先,从形象性入手,应注意古诗的白描、比喻、夸张、拟人、象征等形象化的表现手法。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是夸张的手法。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枝,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白描手法,这首诗信手拈来,追求自然,线条简练。再如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赋予了诗歌以生命,化无情为有情。泉眼似乎在怜惜涓涓细流的柔弱,树阴仿佛在爱惜阳光下的池水恬静柔和,蜻蜓、小荷的相互依偎映衬,使自然界显得和谐,给学生和谐美的感受和享受。

在小学所学的诗歌里,许多诗歌都注重色彩的描绘,恰当的表达诗人的感受。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生动的形象,活泼的意境。如杜甫在成都草堂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翠柳青郁,黄鹂和鸣,白鹭横空,青天如洪。诗人展开语言调色板,连接田间色彩,由于错落得体,就有种和谐统一之美。纵观全诗,恰当的表现手法,使诗歌的色彩和谐,意境优美,给人以无穷的的艺术享受。在古诗里,多种色彩交错,自然美与艺术美有机统一,赋予了诗歌美学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甚至去评价,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会意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在学生中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从而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中深入理解诗意。往往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都以“情”为主线,以“美”为衬托,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激发感情的升华。最后把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谐统一起来,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

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群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的优化。而古诗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培养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美,对教师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则能使之收获更大。

(作者单位:宁明县东安乡国际扶轮社双棒希望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广中医脑病科主任医师黄立武博士基层帮扶13年 仁心跑基层 白首终不悔

黄立武在查房黄立武(左二)在给学生做病例分析■本报记者黄翠巧通讯员陆彬彬“我不是优秀人才,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我做的只...

宁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