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关爱子弟兵数十年不变 曾梅英一家无私拥军,她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大姐和妈妈

柳州晚报 2015-10-19 02:59 大字

今年曾梅英与家人到部队过年核心提示

“我现在63岁了,还有个心愿,就是希望未来能和家人去全国各地去看看我的部队‘亲人 ’过得怎么样。”曾梅英笑着对记者说。时光流逝,从20来岁到60多岁,梳妆岭部队的官兵与曾梅英家的关系日益亲密。而今,部队与这个拥军家庭已经难分彼此,鱼水情长。

她待官兵如子

由于父亲是一位革命军人,曾梅英从小对部队有着深厚情感。1979年部队进驻梳妆岭,曾梅英住在山脚下,自然而然结识了部队的官兵,她为部队官兵送过新鲜水果,部队官兵也在她打柴时送水解渴。久而久之,官兵们都亲切地称她“曾大姐”。

当时山上的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官兵的食物品质差,新鲜蔬菜更是奢望。曾梅英一直带着女儿挑担为官兵送去新鲜蔬菜,可还是供不应求。在她的号召下,梳庄村的村民扛 犁牵牛,翻山开垦了7亩荒地,手把手指导官兵施肥种菜。半年后,菜园里满是新鲜蔬菜,部队的伙食问题得到解决。

同样是因条件艰苦,医疗资源的匮乏让很多官兵常被小病缠身。曾梅英于是自学医术,无偿做奉献,采制中药医治了许多官兵的疾病。她还为官兵的家人寄去良药,解除官兵的后顾之忧。

当年的“7·19”特大洪灾造成部队断水断粮。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40多岁的曾梅英与家人不断为官兵们挑担送去油 、米 、蔬菜,年轻官兵都感动地称她为“妈妈”。当时曾梅英的小儿子已远赴东北服役,在她心中,这些年轻的官兵与她的儿子无异。

官兵敬她似母

1997年的一天,曾梅英突然患上眼疾,不但害怕见光,视力更是一天天减退。官兵下山看望她时得知她卧病在床,连夜赶回连队告知领导。

排长黄海鹏带领官兵前往曾梅英家中探望,饭后悄悄地将部队官兵捐的1720元放在了餐桌上,曾梅英看到捐款十分感动。翌日,黄海鹏又专门来到她家中,发现曾梅英没有找到医生治疗,便专门请假将她送到自己的宁明县老家,寻找名医为她治疗,并且整日陪同照料,亲如母子。一个月后,曾梅英的眼睛康复回到柳州,官兵们闻讯都下山探望,曾梅英深切感受到部队家庭的温暖。

30多年的拥军生涯中,每逢建军节 、老兵退伍和传统的团圆佳节,

部队官兵都一定要看到曾梅英和她的家人才算是过节。而每逢节日,曾梅英也会带领家人为官兵送去土鸡 、米粽等自家美食。她的爱心奉献,让个人的小家与部队深深地融合在一起,官兵们都将她的家当成自己的家。

荣誉虽多不及情深

曾梅英的拥军情怀和对官兵的无私关爱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肯定。

2007年12月,曾梅英获得国家颁发的“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市政府颁发的“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些年,她和她的家庭获得许多大大小小的先进个人和优秀家庭称号。

荣誉虽多,但最让曾梅英开心的却是那些曾经受她照料 、如今已遍及全国各地的官兵依然挂念着她,他们时常写信或者打来电话慰问。

“上个月刚和他们在南宁聚过,14桌呢,真热闹!”提到部队的家人,曾梅英难掩心中的兴奋。“有人问我和家人,这些年哪来的精力上山给部队送东西,我也说不上来,部队官兵也是家人;看不到他们,我们放不下心。”朴实简单的话语,却是曾梅英一家数十年来最坚实最真切的信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男子靠卖烧饼东山再起

据当代生活报消息南宁市大沙田荣光北路有一家河南餐馆,以卖烧饼和羊肉汤为主。餐馆营业面积不大,只能摆放五六张桌。老板赵师傅是河南人,2014年秋接手餐馆后,夫妇二人苦心经营了一年多,生意逐渐有了起...

宁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