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天只睡3小时,他实在太累了” ——记抗洪一线的宁明县乡干部王谢江

广西日报 2014-07-24 10:26 大字

本报记者 陈秀隆 本报通讯员 周贻刚 吕桂文

7月22日上午8时,经连夜抢救,清醒过来的王谢江的第一句话是:“潘乡长,你赶紧安排人送粮食给屯东的阿四家,他们已经两天没米吃了。”

王谢江是被村民连夜送来医院的。在抗洪第一线,王谢江三天两夜只睡3小时,终因劳累过度、感冒发烧晕倒在现场。

7月19日上午,刚接到任务的宁明县寨安乡乡干王谢江冒雨急匆匆往连罡村赶,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来得及带。

洪水即将到来,王谢江要通知连罡村村民尽快转移。

此时已是狂风大作、大雨倾盆,仅披一件雨衣遮雨的王谢江早已湿透。王谢江赶到村民聚集点,跟大家说明情况,不少村民将信将疑:台风又不是没见过,哪里会有这么严重?

王谢江急了,和村主任黄贵分头行动,走家串户动员转移。有的群众很配合,有的群众不以为然。“不转移不得哦,这次台风是几十年来最大的!”王谢江耐着性子劝说、解释,虽然全身湿透,嗓子却像冒了烟。

王老太太不愿搬走:“我都80岁了,什么风浪没见过?我才不搬呢。”情急之下,王谢江一路小跑赶到1公里外的老太太儿子处,动员他接走母亲。

终于,居住在低洼地带的26户120多名群众,悉数搬到了安全地带。

洪水比预计来得还快。20日凌晨,派连河河水暴涨,这是连罡村遭遇的第一个洪峰。凌晨2时,想起住在低洼地带的黄宝家粮食未能转移,王谢江打电话给住在附近的老同学吕胜文,让他先去帮忙。然后他和黄贵绕道赶往黄宝家,几个人合力将黄宝家2000公斤稻谷、1000公斤玉米、10袋化肥搬到二楼安全处。等搬完东西,洪水已经冒到胸口。

这一宿王谢江未能合眼。

20日上午,看到村里几口鱼塘被洪水倒灌,鱼苗要被洪水冲走,王谢江赶忙提醒养鱼户拉网护鱼。人手不够,王谢江帮忙拉网,这一忙又是两个小时。

听说有村民要冒险往回搬,王谢江又挨家挨户巡查一遍。有村民看他浑身湿透,说:“老王,你进来换身干衣服吧。”王谢江回答:“不用了,反正都是要湿的。”

晚上,王谢江觉得浑身发冷,他明白可能是着凉了,上床睡了一会儿。3个小时后,他爬起来拉上黄贵去江边巡视。此时,连罡村迎来了第二个洪峰,村里低洼处全部被淹。还有没转移的村民么?群众都有粮食吃么?放心不下的王谢江和黄贵又冒着大水巡视了一周。

21日下午,接乡里通知,王谢江开始统计村里受灾情况,甘蔗、水稻的受淹、倒伏数量,鱼塘的损失,王谢江一一入户进行记录。连罡村近100户人家,他又跑了一遍。当晚7时多,还没来得及吃晚饭的王谢江突觉两眼发黑,一头栽倒在地。

村民们连夜涉水,花了两个多小时将王谢江送往县医院,经诊断是过度劳累导致的高血压、晕厥、肺部感染。医生说,要晚来半个小时就危险了!

黄贵说,老王实在太累了,3天只睡了不到3个小时。

王谢江的事迹,是宁明县万名干部职工众志成城抗击台风、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个缩影。截至7月22日18时,该县干部职工和驻地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民兵应急分队,先后出动抢险人员7572人次,及时救助860多人,共转移安置群众1.28万人。

新闻推荐

宁明32个“一事一议”项目完工

本报记者陈静本报通讯员周贻刚“修路的钱我们自己筹一点,剩下的政府解决。”国庆期间,屯级道路修通到自家门前的宁明县那楠乡板溪村五组村民李国才,说起“一事一议”政策时直竖大拇指。今年以来,宁明...

宁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