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岁的谭少容经常自己缝补衣服杨盛摄每天清晨擦拭老挂钟

南宁日报 2014-07-04 12:44 大字

65岁的谭少容经常自己缝补衣服。 杨盛 摄每天清晨擦拭老挂钟,是梁日香的必修课。杨盛 摄李老喜爱穿的中山装,一穿就是50多年。黄骏 摄40年前老战友送给崔老的衣柜,现在衣柜门已经掉了,崔老还一直在用。

莫棋惠摄李老使用多年的收音机。

黄骏 摄

用了几十年的钟表、踩了几十年的缝纫机,一套“上了年纪”的茶具……这些被视为“传家宝”的老物件依然传承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上一辈手中接过的承载时光记忆的老物件,是无价的财富。本报记者将采访到的老物件,一件件摆出来,它们如同一位位老人,诉说着往日的节俭故事,唤起人们难忘的记忆。

缝纫机

见证缝缝补补的日子

7月1日一大早,家住邕宁区的谭少容便在自家的老缝纫机前忙活起来,掀开光滑的木质板面,从缝纫机的肚子里掏出机头,拉好丝线,挂上连接机头和脚踏板的皮带,机器发出“哒哒哒”的悦耳声。谭少容娴熟的动作让人难以相信她已经是65岁的人。“这样的老缝纫机实用,它陪我们度过了过去艰苦的岁月。”谭少容深有感触地说。

1972年,谭少容在车缝社工作,夫妻俩工资加起来100元不到,还将孩子拉扯长大,日子过得很紧巴。车缝社的工资虽然低,但谭少容有一手娴熟的裁缝技术活,她做出来的衣服受到邻居们的称赞。深知妻子中意缝纫,丈夫送给谭少容最贵的一个礼物——“华南牌”缝纫机。“当时花了122块钱,相当于两个多月的工资。”谭少容说起当初购买缝纫机的经过,仍然记忆犹新。

有了缝纫机,谭少容大显身手。“我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妈妈缝的,衣服破了妈妈会为我们补。小时候总能看到妈妈点着蜡烛,在缝纫机前忙碌的身影。”儿子孙登县说,随着母亲的手艺越来越娴熟,父亲还给母亲添置了一台锁边机,母亲的缝纫手艺还能贴补家用。

谭少容有8个兄弟姐妹,在生活艰苦的年代,谭少容的母亲常常教育他们要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大家都是缝缝补补过来的。“我的衣服一般都穿七八年,有的穿十几年,缝补后可以继续穿,我们都是吃苦过来的,勤俭节约的风气不能丢。”谭少容说,现在生活好了,小孩穿的都是买的新衣服,有的衣服穿一两次就不要了,年轻人更是什么时髦穿什么,不满意就淘汰,买布做衣的年代也过去了。

尽管如此,缝纫机和锁边机依然被谭少容视为最珍贵的宝贝,“有时候儿子的衣服破了,他还会带回来让我帮他缝补。”在谭少容的熏陶下,儿子孙登县传承了俭朴的家风:“衣服还能穿就不要浪费,实在不能穿的还可以剪成条,做成拖把,这些习惯都是跟我妈妈学的。”

谭少容感慨道:这台缝纫机缝出自家30多年的变化,“以后有了小孙子,勤俭持家的习惯也要让他们传承下去,一代代地影响下去。”

老挂钟

伴随时间推移的动听旋律

“咚、咚……”在邕宁区良信村梁日香老人的家里,墙上的挂钟再次发出清脆的报时声,这对梁日香来说是最亲切不过的声音。

每天清晨,72岁的梁日香都会拿一块小抹布将挂钟由里到外擦拭一遍,年代已久的挂钟有着历史的厚重感。梁日香告诉记者,挂钟是儿子结婚时宾客送的礼物,它见证了家里最幸福的时刻,也伴随着家里人一步步地成长。在那个年代,挂钟价格不菲,家里人把这个挂钟当做宝贝,滴答滴答一走就是33年。

在挂钟的下方,仍能清楚地看见当年梁日香儿子结婚时贴上的大红“囍”字,虽然“囍”字已经褪去了鲜艳的颜色,但全家人对挂钟的眷恋和依赖仍能清晰地感觉到。孙女梁红说,别看这台挂钟外观老旧,只要每周上一次发条,走得比石英钟还准。比起现代的摆钟,它声音更低沉,很有“历史感”。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可梁日香没有换掉挂钟的念头,在她看来,这个挂钟不仅实用,更多的是承载着一份俭朴节约的家风。梁红依稀记得,小时候奶奶说得最多的就是,勤俭节约不要浪费,长大了,父亲又教育自己,还有很多人吃不起饭,穿不上一件好衣服,虽然条件好了,但是节约还是需要的,勤俭不代表贫穷,也不代表物质贫乏,“生活条件再好也不能忘本,一定要勤俭节约”。

奶奶和父亲的话一直感染着梁红,因为从小父亲的严格要求,梁红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勤俭的好习惯,让她觉得很骄傲。如今,梁红已经参加工作,在生活中,梁红更是懂得积少成多,节约开支,把可以用的东西坚持用上,不浪费,不挥霍,“这也是对勤俭节约最好的表现”。

在梁日香老人家里,还有一张方形的小木桌,它和挂钟一样,见证了梁日香和老伴的50年婚姻,是老人对婚姻幸福的一种珍惜和回忆。梁日香回忆道:“当年我们结婚时,花12块钱买了这张小木桌,50年来,在这张桌子上陈列过的东西不计其数,也不断更新替换,唯独这张桌子至今完好无损。”

一个摆钟,千万次地敲打和摆动,记录着一段历史;一张木桌,经过岁月更替,承载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故事。梁日香希望家人能将勤俭节约的家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老木床

印证家庭成长的足迹

结实的围栏、简单的几何雕花,这张1.8米宽的老木床已经使用了50多年,是家住江南区星光大道的周秀英老人1960年结婚时买的婚床。

周秀英老人的女儿陈大姐说,这张老木床承载了她很多童年的回忆。小时候,大木床是小伙伴们最爱的“乐园”,每天大家都赤着脚在上面蹦蹦跳跳,做游戏。以前,木床的四个角还分别竖起四根柱子,挂上蚊帐之后,宛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房子。正因为孩子们常在上面玩耍,父亲还在世时,就把它戏称为“猪栏房”。孩子们对床的“糟蹋”并不会惹大人生气,因为母亲知道那个年代能提供给孩子的玩具很有限。母亲爱惜床,但更心疼孩子。只是到了晚上,周秀英老人才会把床擦拭得干干净净,这时木床才恢复它的本职功能,成为睡觉之所。躺在光滑的床板上,父亲常开玩笑地说:“床就是被你们爬来爬去才给蹭得那么光滑的。”

孩子们长大了,木床也变老变旧,四根柱子已经折断,围栏上雕刻的木板也裂了口子,孩子们开始提议母亲换新床,可总是遭到拒绝。周秀英常说:“这张床跟了我大半辈子了,结实耐用,丢掉多浪费。”孩子们拗不过,只好作罢。

这张“两用”的木床,不仅记录了陈大姐成长的足迹,更是周秀英老人一辈子勤俭节约的缩影。从共和路到中山路再到现在的住处,不管搬到哪儿,始终不变的是这张木床和跟在周秀英身边的老物件。“这些东西留下来还能用,丢掉了可惜。”每当孩子们提议把这些老家具处理掉时,周秀英老人总是用这句话保住她的这些“宝贝”。其中有一张老木桌子,被周秀英老人视若珍宝,老人也说不清它有多少个年头了,只记得是在结婚前在共和路租房子时向房东买下来的。对待这个“老家伙”,周秀英老人一点也不怠慢,不仅每天把它擦得干干净净,用电水壶烧水时,她都要提醒家人在桌上垫上一层塑胶,担心水溅出来把桌面弄坏。

老衣柜

装满了沉甸甸的“节约经”

住在地委大院的崔连墨老先生已经96岁。刚到南宁时,崔老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同他一起南下,时任南宁地区检察院检察长的老战友冯老便送给崔老一个衣柜。崔老一直很珍爱这个衣柜,衣柜跟着崔老几次搬家,陪伴崔老走过了40个四季。因为使用时间长了,衣柜的木板不同程度开裂,有些地方还用透明胶带打上了“补丁”,不久前衣柜门也“光荣下岗”了。86岁的老伴凌翠娟曾试着劝他换一个衣柜,遭到崔老拒绝,他说:“衣柜还能用,不用换。况且当年的老战友如今已驾鹤西去,留着衣柜也能留个念想。”透过这个没有门的衣柜,一眼可以看到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崔老的衣服。凌翠娟老人说,这些衣服很多都是孩子们买的,现在基本上已经压箱底了。因为他都舍不得穿,总是穿那几套旧的。

素雅的紫色底纹搭配上黑色碎花图案,上面几个小破洞隐约可见——房间里一张看起来有一定年头的棉布床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凌翠娟老人指着床单说:“这张床单用了很久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旧是旧了点,但还能用,也就一直没换新的。”不但如此,老人还将旧床单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实在破到用不了了的,就剪一小块当枕巾。凌翠娟老人指着房里的两张床告诉记者:“这是小孩结婚时,大儿子亲手打的,后来被孩子们淘汰了,我们就搬过来用,也用了30多年。”

已经迎来60年“钻石婚”的老两口,就这样相依相伴“勤勤俭俭过了大半辈子”,在他们看来,勤俭节约是“传家宝”,生活条件再好也不能丢。正如凌翠娟老人常说的那句话:“不管是衣服、鞋袜还是家具,能用东西的就尽量用,丢掉了多可惜。”

小木箱

蕴藏俭朴的光阴故事

在84岁离休老干部李松的房间里,有一个颜色发黄的小木箱,木箱里装的是一些旧书籍。他兴奋地说:“这个小木箱里装的是儿子和孙子的一些书,我这样做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这个小木箱的价值所在。”

李老说:“这个小木箱很有纪念价值,是解放初期用旧木料加工成的,它跟随我辗转了大半个广西,从闹‘土改\’到搞‘四清\’运动,再到后来改革开放,每当下乡时,装上一些行李和一些文件,很方便,也很俭朴,它是我下乡工作时的特殊‘伴侣\’,也是我与群众搞‘三同\’的一个历史物证。”

李老说,这个小木箱跟随他半个多世纪了,对它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尤其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他每随工作队下乡,都要住上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每次下乡都要带上它。

李老回忆说,1964年“四清”运动时,他带着这个小木箱,从龙州县来到宁明县板棍乡一个村屯,工作队一驻就是一年。那个地方偏远,下车后还要走两三个小时山路。他来到村里时,农民见他提着一个旧木箱,穿着很朴素,以为他是打杂的,将他冷落到一边。后来知道他是龙州县委的干部,简朴作风让农民很有亲近感,就愿意跟他打交道,说心里话,反映情况,他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李老说:“从解放初期参加工作到离休,五六十年过去,频繁的工作调动,已搬过六七次家,离休至今20多年,但是这个小木箱我一直带着,现在还用。”他还说,现在中央提倡勤俭节约,作为一个革命老人、老党员,他还要坚持勤俭节约。

李老拿出3台不同款式的旧收音机,指着其中一台有皮革套子的收音机说:“这个是70年代末花了几个月工资买的红旗牌收音机,当时我爱不释手。那时我在大新县委任宣传部部长,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便咬咬牙买了这台收音机。”

李老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如今他已离休,小孩也买了电脑,但他年纪大了,不会用电脑浏览新闻,收音机仍然是他了解天下大事的传声筒和好伙伴。

在李老的家里,像这样有“历史感”的宝贝还有很多,衣柜里的一件深黑色的中山装呢子大衣,至今李老还一直穿,衣服的外表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补丁,翻开内衬,很多地方都已褪色,大大小小有很多破洞:“这件衣服是我50年代初在大新任县委干部的时候买的,当时干部都流行穿这样的款式,感觉庄严、精神,能补的就补好继续穿。”

李老说,他收藏的许多旧物品成为他教育子女“不忘过去艰辛岁月,珍惜当今幸福生活”的教材与“传家宝”。“这些老物件跟随我走过大半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我对这些物品有很深的感情,我要收藏起来留给我的子孙后代,教育与鞭策他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点点地积累,厚积薄发,将来才能成大事”。

新闻推荐

宁明良安村获自治区示范性“妇女之家”称号

宁明讯10月29日,宁明县妇联在北江乡良安村举行自治区示范“妇女之家”揭牌仪式。今年,该村被自治区妇联授予示范“妇女之家”荣誉称号。这是宁明县162个村(社区)首个获此荣...

宁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