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左江日报 2018-05-11 09:49 大字

□张培兰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巧妙应用微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益。我校通过六项统筹,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如今,一至六年级24个班级的教室均装备了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设备,为“微课”教学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提供了物质保证。2016年6月,我校申报的崇左市《小学数学微课制作和应用研究》课题立项获得审批通过,则为“微课”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提供了技术和科研保证。以下是笔者关于微课运用的几点体会: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是教师精心选材,精心设计,精心制作出来的,它承载的是精华,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放到网上,同学们在家利用电脑、平板或智能手机观看微课学习,并完成相应的自学报告单。在这样流动的课堂中,教师应巧设疑问,进行引导和点拨,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协调联动,启发学生主动观察、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在这个“引导―观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同学们在观察动手、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知识。这样做,既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方便一些因事、因病无法到校上课的学生,让他们上网点击微课,单独面对微课,在家里、在医院同样也能学习新知识。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意识不强,但同时具有强烈的好奇感和好胜心。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活泼、好动,热衷色彩鲜明的图片或动画、喜爱悦耳动听的声音,创设一定的情景,可以大大吸引同学们的兴趣,把关注点放在学习内容上。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时,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观看动漫课堂,欣赏绚丽多彩的图案。学生在绘声绘色的微课视频中,明白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指的是什么。通过微课,将课本的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大大增强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主动去理解去探索。微课营造的氛围带领同学们有意识地去学习去收获知识。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不知不觉爱上美妙的数学。三、帮助理解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对一些生活性很强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而微课集于声形并茂、色彩鲜艳又有动作配合,直观形象,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类知识。

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通过微课视频,首先提醒学生要做的题是“两端要栽”,还利用图片举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间隔”。然后利用化难为易的方法,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简单的线段图,画三个点出现两条线段,画四个点出现三条线段……带领学生自己去小河边植树,通过画画,得出“画的点数总比得到的线段数多一”的规律。最后,我又用小河替换线段,小树代替线段上的点,再观察发现其间的规律:种树的棵数总比数的间隔数多一,得出了这个结论,探究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不仅学得有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解决了重难点。四、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学生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对于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前后联系。而小学生因为身心和身体正处于发展和发育成长时期,其思维发展也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对一些变式题和一题多解的习题,思维不开阔,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讨论,解决课前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教师引导,结合微课展示,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三角形特性》一课,要求学生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很多学生对于画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比较容易掌握,而让学生画出钝角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则比较难。之所以会成为教学难点,有两个方面:其一,钝角三角形的高有两条是在三角形之外,难以找到顶点与其相对应高的底边;其二,画这两条高时,必须先在相对应的底边画延长线。根据这一难点,老师可以精心制作微课视频:在钝三角形中,先将直尺与钝角的一条边重合,然后从钝角的顶点向外延伸画虚线足够长,再从这条边所对应的顶点画一条与虚线垂直的线,钝角三角形中的一条高就画成了。按此方法,又播放了画出另一条高。微课视频清晰,教师旁白配音清楚,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学生看得真真切切,绝大部分学生已知道操作步骤。紧接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画好的一个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跟着微课视频,播放一个步骤,学生照着画一个步骤,直至把这两个高画出。这样全体学生都学会了画高。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在微课视频的直观演示中得到有效突破。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开启了教育的“微时代”。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框架,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微课更好地服务小学数学教学,让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作者系江州区江南三小教师)

新闻推荐

左江欢歌边城起舞

2018年“壮族三月三?相约广西游”暨崇左花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壮族铜钱舞表演。本报记者李鸿熙摄大新“三月三”侬侗节民俗活动千人唱高腔诗蕾山歌。本报记者何凯旋摄在东盟情歌汇上,泰国留学...

崇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左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