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56

左江日报 2020-10-27 08:55 大字

□本报记者黄倩?`

“一个人脱贫致富不算啥,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才算本事。党和政府帮我富了起来,接下来就该我用心回报社会了。”这是龙州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城南幸福家园扶贫车间负责人黄纯恺的肺腑之言。

黄纯恺本是龙州县上金乡新旺村板坚屯的村民。为了生计,黄纯恺曾经尝试通过种植、养殖等创业致富,但由于地处偏远,又缺资金、缺技术、缺销路、缺经验等因素,收入微薄。

2017年,龙州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黄纯恺得以告别摇摇欲坠的旧瓦房,搬进城南幸福家园,他的生活开始越过越好。

机缘巧合之下,黄纯恺被邻居极力推荐,成为城南幸福家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但是,社区居委会每个月的工资还支撑不起大家庭的开销。为此,黄纯恺继续寻找增收的渠道,他到城南幸福家园的扶贫车间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活慢慢好起来。

不满足于此,逐渐熟悉扶贫车间工作的黄纯恺最终决定创业致富。这一想法得到了鹤山市驻龙州扶贫组的鼓励与支持。2019年3月8日,因自身管理能力与综合能力突出,黄纯恺成为粤桂

扶贫协作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中,第一批前往鹤山市学习先进创业经验的“致富带头人”。

在鹤山,黄纯恺紧紧抓住机遇,学习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流程,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闻,提升了自己。

借助鹤山―龙州产业扶贫发展的契机,培训回来后,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他开始当上了“老板”,负责城南易地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的管理运营,承接鹤山创利灯饰公司的产品做起了灯饰代加工生意。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黄纯恺净收入6万余元。

黄纯恺管理的扶贫车间越来越红火,今年4月,他又接手了龙州镇镇绣村的粤桂扶贫协作扶贫车间,让自己的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如今,黄纯恺的扶贫车间发展得有声有色,他兑现了最初的诺言,带领扶贫车间的工人们从最初的每人月收入1000元左右,增加到旺季时每月5000―6000元。从没有一技之长,到有一技傍身。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贫困户,黄纯恺此前没有想到自己能做出今天的成绩:“多亏了有扶贫车间,才圆了我的一个创业梦啊!”黄纯恺说。

新闻推荐

广西建工集团总承包公司龙州棚户区改造项目部 责任在肩勇向前 棚改攻坚为民生

广西建工集团总承包公司龙州县城棚户区改造项目管理人员合影。企业供图南国早报记者徐庆成通讯员黄一航吴茜卢瑞阳广西建...

龙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州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