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边关特色资源谱写立德树人新篇
红领巾讲解员义务为参观群众讲解历史□文雁农春萍高传开
近年来,龙州县教育系统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贴近学生实际,用活边关资源,加强特色德育工作,借力“红”的历史、“黑”的文化、“绿”的生态熏陶学生树好“三观”,从小爱祖国、爱民族、爱边关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茁壮成长为复兴路上的接力者和生力军。
“红色历史”――浸染纯粹纯正的爱国心
近日,龙州县新华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廖晓茵来到龙州起义纪念馆,给游客讲解红八军和龙州起义的故事。他记不清这是多少次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进行义务讲解,但他很清楚,讲解红色历史既服务了别人,又锻炼了自己。
从2006年开始,龙州县教育系统依托龙州起义纪念馆培训红领巾讲解员,受训学生近2000名。新华小学有5人入选“十佳讲解员”。新华小学学生小陆爱好广泛、成绩优异,为进一步提高其思想觉悟,学校为她量身定制教育方案,让她参加红领巾讲解员培训。在背记和讲解革命故事的过程中,英雄的胸怀远大、高尚正义、团结友爱、严格自律使她受到震撼。使她懂得了好学生首先要有好思想,因此把自己锻炼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年她被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录取。该校少先队总辅导员何智玲说,红领巾讲解员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每年有约300名学生毕业,大约有一半被重点中学录取。
在龙州这片红色沃土上,还分布着红八军军部旧址、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小连城古炮台群、胡志明展馆等大量红色纪念场所。仅在金龙镇,就有抵抗入侵的15个隘口、5处炮台。这些红色纪念场所熠熠生辉,足以映红每一位走进者的心灵。龙州各学校积极挖掘并充分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追寻红色文化足迹,重温当年峥嵘岁月,感受激情燃烧的热血历史。
近年恢复教学的武德乡保卫小学、下冻布局小学、金龙镇板梯小学、横罗小学、浦丈小学等5个教学点,突出搞活抓实国防教育,引导学生透过历史上一次次边境保卫战,强化国防意识。龙州民中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注重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组织开展走进红色历史、观看红色影视、阅读红色书籍、唱响红色歌曲、演出红色节目、争做红色传人等红色宣教活动,打牢了学生爱国爱边、强国固边的思想根基。龙州高中则把龙州起义纪念馆等作为德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让学生们更加懂得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一代人肩负起一代人的责任。
“黑色文化”――传承悠久优秀的民族魂
金龙镇学校距中越边境仅5.5公里,作为龙州县最偏远的学校,该校坚持德育为先,用足用活民族优秀传统资源,努力实现“让边境儿女享受优质教育,让全体学生快乐成长”的办学宗旨。
龙州是“中国天琴艺术之乡”,而作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天琴源于金龙镇黑衣壮。相传为拯救濒临灭绝的氏族同胞,壮族先祖“将千金”在大旱中长跪求雨,感天动地。早期的天琴主要用于祈祷消灾仪式,在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节上,龙州黑衣壮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凭一首《唱天谣》轰动乐坛、走红世界。从此,天琴由民间法器变为民族乐器,从神秘神坛登上神圣乐坛。
金龙镇学校在决定开办天琴艺术培训课程时,不仅缺教师、缺经费、缺服装、缺器材,而且不支持的声音很多,主要是有的家长和老师担心学天琴影响主课。校长邓校介绍说:“学校认定天琴这一民族艺术瑰宝要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应从娃娃抓起。通过学天琴还能增进学生对民族的感情和责任,促使学生用心学习。”该校逐个破解困难,没有让天琴培训夭折于萌芽。教学中,该校邀请天琴艺术民间传承人指导,谱写了《庆丰收》《我在花山等你来》等曲子,让学生在优美琴声中受教育。如今,该校天琴艺术声名远扬,多次在县里的活动上精彩亮相,还为来自泰国、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地的外宾表演。
龙州县教育局局长陆彩英很自豪地介绍,“‘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像金龙镇学校这样用优秀民族传统教育熏陶学生,已经成为全县学校的好传统,有效强化了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认同感、归属感。”
坐落在文笔塔下的龙州民中是崇左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为教育学生弘扬当地民族团结传统,该校有针对性开展“五会”活动,要求学生会弹民族乐器、会唱民族歌曲、会讲民族语言、会跳民族舞蹈、会民族体育项目,既提升艺术素养和身体素质,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壮族学生小农来自山村,刚入学时不够自信,通过练习天琴和出境交流变得自信自强,去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由于成绩突出,该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放眼边境的一座座充满生机的美丽校园,龙州民族优秀传统像一朵朵奇葩,争相绽放新的魅力。金龙镇的学生们学习了解并积极参加侬侗节、歌圩节等传统节日,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快乐。新华小学购买了织布机,组织学生织壮锦,深受学生喜爱,他们一边学习民族技艺,一边传承民族文化。正如老师们所言,龙州沃土培育了优秀民族传统,优秀民族传统又滋养着龙州莘莘学子。
“绿色生态”――催生火红火热的边关情
水口镇与越南隔河相望,边境线长56公里。水口镇学校距国家一级口岸水口关7公里,校园里“耕读传家,德行天下”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该校秉承耕读固边的理念,让老师乐于扎根边境育人,让学生快乐学习成长。
进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农具展示区,有犁耙、锄头、镰刀、风车等农具,每件都有注释,方便学生了解它们的起源和作用。来到教学楼后的耕种园,一块块菜地生机盎然,每块菜地旁都立有班名。据介绍,该校各班都有责任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耕种,收获的蔬菜卖给学校食堂改善伙食。学生耕种菜园掌握了劳动技能,收获了乐趣,切身体验到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不易,理解了父母的含辛茹苦,浪费现象越来越少,勤奋学习的越来越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州生态优美,山常绿、水常清、空气常新,这是世世代代接力传下来的宝贵财富。龙州教育系统借势发力,组织生态研学,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中发现家乡之美、边关之秀。
弄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国喀斯特地貌的生物基因库,有世界上罕见保存最完好的岩溶地区热带雨林和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43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13种,其中的白头叶猴、弄岗穗鹛等特别珍稀可爱。龙州民中与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邻居,学校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定期邀请管理局专业人员给学生上课,组织学生到保护区研学。
年逾五旬的新华小学校长张生龙教学经验丰富,认为德育应避免简单说教效果不佳的现象,必须搭建平台、用好载体。该校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假期走进奇山秀水,在体验农耕和民俗中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增进对边关的感情。该校六年级女生农雨霏去年研学撰写的自然笔记《形似“绿孔雀“的昆虫》,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开展的“长隆杯”自然笔记大赛中荣获优秀奖,成为广西唯一获奖者。
龙州县教育局副局长岑智安介绍,各校在引导学生保护自然生态时,更注重培育学生“绿色心灵”。如,水口镇学校规划栽种“成长林”,学生一入学就种下木棉树、黄花梨等树苗,在校期间全程护理,从中悟出“树须从苗直、心必从小正”,与树苗共成长。该校被评为自治区“绿色学校”,2018年11月,中越两国国防部长共同前往参观,教育部、国防大学的人士也曾到校调研。响水镇学校的美德银行旨在“存储美德,提取快乐”,根据学生品行量化加分,学生可以用积分换取书籍、学习用品、体育用具等。
新闻推荐
龙州讯2019年以来,龙州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坚持深入龙州县各乡镇司法所,依法开展社区矫正检察活动,促进社区矫正工...
龙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龙州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