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旱改水”改出好“钱”景
本报大新讯(记者/管林华通讯员/许梅芬)10月30日,在大新县雷平镇万亩“旱改水”暨稻螺示范区,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收割成熟的水稻。
“同样的稻田,我们增加养殖鳖和泥鳅,提高稻田亩产值,‘旱改水’让群众受益。接下来利用1650亩冬闲田种植蔬菜,增加群众收益。”雷平镇左安村党总支书记罗文说。
近年来,该县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党群共建新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实施“旱改水”土地整治,将低产旱地改造成高效良田。为让1.5万多亩“旱改水”项目区域群众得到更多实惠,雷平镇大力推广“稻田+鱼+螺”“稻田+鳖”“稻田+蔬菜”等高效农业,创新推行万亩稻渔立体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区,让群众发展稻田养螺、养鱼、养鳖和种菜等,每亩可增收1000元以上。租地村民可获得租金、管护、种粮和养螺等收入,每年纯收入可达每亩3500—5000元,村集体通过服务项目建设获得每亩100元的经济收入,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雷平镇党委书记农建勤说,该镇将继续做大做强水稻产业,推进大米加工厂建设;引导群众利用冬闲田推广种植蔬菜,让“冬闲田”变“增收田”,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新闻推荐
让小山村过上“梅”好生活 小记大新县武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赵福祥
本报记者莫迪5月,青梅收摘已进入尾声。走进大新县榄圩乡武姜村,四处是漫山遍野的青梅树,楼房错落有致,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上轿...
大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