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一增”地生金

广西日报 2021-09-30 07:37 大字

本报记者莫迪通讯员黄德民

秋意渐浓,稻田泛起的金黄与蔗林片片绿色泾渭分明,犹如一幅画。

穿过这幅画,我们走进了黄小兰的家:客厅宽敞明亮,天井茶座茗香阵阵。此情此景,很难想象她曾经是大新县雷平镇后益村那肖屯的贫困户。

“以前只种玉米和水稻,日子过得紧巴巴。”黄小兰感叹。

黄小兰一家5口人,家婆年老多病,两个女儿在校读书,曾经家里的9亩耕地只种水稻、玉米及几分地果蔗,年收入不过万元。身处人多地少的贫困村,黄小兰一度感觉没啥盼头了。

2017年,后益村在自治区边海防办精准帮扶下,立足产业与地理优势,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扩大超级稻种植面积,在发展糖料蔗、黑皮果蔗种植的同时还尝试种桑养蚕。

好日子来自调整产业结构。“一减一增”地生金的生活由此启程。

耕地重新调配种植后,除1亩水稻不变外,黄小兰把原来种玉米的几亩地改种果蔗和原料蔗。3亩果蔗每亩产量8吨,收入2.8万元;6亩原料蔗每亩产量8吨,收入2.4万元。黄小兰在家打理田地,老公外出帮人拉货,年尾一打算盘,年总收入超过了10万元。

从此,不仅一家人的温饱解决了,钱袋子也鼓了起来,房子装修一新。“感觉一下子掉进了蜜罐里。”黄小兰说。

今年3月,村“两委”换届,她以高票当选为村委委员,成了致富带头人。

2017年以来,后益村累计种植优质水稻200多亩、糖料蔗2600亩、黑皮果蔗1000亩,成立了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农民年人均收入自2017年就突破8000元,全村265个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期间,后益村整村硬化村路31.5公里,彻底解决了交通难题;安装144盏路灯,16个屯配置保洁员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人居环境日益改善。

一减一增,减的是贫困帽,增加的是获得感。

新闻推荐

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广西突破1000万人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张若凡)5月23日,记者从自治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专班获悉,广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3日18...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