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一线显本色

左江日报 2020-01-07 11:42 大字

□本报记者甘忠瑶苏萍

暖风习习,梅香四溢。一月初,在大新县榄圩乡武姜村的山坡上,雪白艳丽的青梅花竞相绽放,一片片青梅树花开成海。

“武姜村十里青梅种植长廊是大新县榄圩乡扶贫产业项目,每年这个时节,青梅树开花,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村民们可以向游客提供一些特色农产品增加收入。”大新县榄圩乡武姜村第一书记雷洪向对记者说道。

雷洪向是一名退役军人,1994年参军入伍,2007年退役转业,13年的军旅生活锻造了他务实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和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2016年,雷洪向作为第一书记被派驻到大新县榄圩乡武姜村,自驻村以来,体察民情解民忧,强村富民兴产业,带领武姜群众脱贫致富。

刚到任时,雷洪向了解到武姜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没有规模化产业,更没有村集体经济,是大新县的深度贫困村之一。

要脱贫,产业是关键。为了使武姜村的群众摆脱贫困,雷洪向走遍了武姜村每个屯、每座山和农户人家,了解村情民意,寻找适合武姜村发展的产业。

在走访中,雷洪向发现武姜村位处西大明山山系,属丘陵地带,山多地少,气温常年比其他地方低2-3度。武姜村村民有种植青梅的历史,并且青梅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武姜村地势、气候条件都适合种植青梅,没有什么虫害,结出的青梅果个头大且不花皮。”雷洪向告诉记者,青梅的经济效益好,只要把青梅种植形成产业推广出去,打响品牌,武姜村群众的脱贫就跨出了第一步。

空想不如实干。雷洪向开始鼓励村民发挥特色优势,利用山地资源种植青梅。可是许多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刚开始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为改变现状,雷洪向决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雷洪向紧紧依靠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支部一班人”领头雁作用,注重培养优秀后备干部和吸收发展党员,优先发展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能人,全力抓党建,把武姜村党支部打造成振兴乡村的战斗堡垒。

“目前武姜村党支部有42名党员,大家团结一心,党员干部带头,将村民带动起来。”雷洪向说道。武姜村支书赵福祥不仅负责村里青梅种植的嫁接育苗、管理培护,还当起水果经纪人,负责将青梅销往南宁、广东和福建等地;党员黄金英不仅带头种植了20多亩青梅,还利用时间协助村干屯干处理村屯事务……党员干部为村民树立了勤劳致富的榜样,大家比学赶超干劲十足。

“为了更加方便群众上山采摘和运输青梅,坚定群众扩种青梅的信心,在大新县委的支持下,武姜村铺设了14条青梅产业路,基本上覆盖武姜村种植青梅的核心地区。”雷洪向用手指着远处盘旋在山上的白色水泥路说,武姜村的主要目标还是要发展壮大青梅产业,青梅产业路修好后,进一步调动了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年多来,雷洪向与全村党员干部引导全村10个自然屯扩种青梅,新嫁接种植白粉梅20万棵,使全村种植青梅发展到4300亩,青梅年产量近2000吨,产值1200多万元,青梅产业已成为武姜村一大经济支柱。

"除了种植青梅,我们也在寻找更多让群众致富的发展路子,在武姜发展多种产业。"雷洪向说,武姜村当地条件适合种植草珊瑚,成立草珊瑚种植专业合作社后,发动群众种植1000多亩草珊瑚。此外,武姜村还发展了八角、砂仁种植等产业。雷洪向的努力让武姜村于2017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现贫困发生率为零。

"驻村干部为我们谋增收出路,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村民赵德伟对记者说,"雷洪向真是一个工作认真、敢想敢干,真心实意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实现脱贫的好干部!"

在驻村工作中,雷洪向积极协调联系后援单位以及各有关部门,争取获得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与"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协作,架桥修路、铺设路灯,建设文化活动室、人饮工程,并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武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武姜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雷洪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爱戴。"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你把村民当家人,帮助村民解决困难,村民也会把你当亲人,支持你的工作。"雷洪向说。

雷洪向长期奋斗在脱贫一线,无法陪伴在妻子孩子和父亲的身边,甚至因此耽误了父亲治疗重病的最佳时期,如今只能在家靠中药医治。谈到这,雷洪向心怀愧疚。

忠于信念、诚于践行,忠于事业、诚于实干,忠于职守、诚于尽责。在退伍后延续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在第一书记的平凡岗位上,雷洪向树立了一名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退役军人形象,彰显了他永不褪去的军人本色。

新闻推荐

大新县获评广西“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

本报大新讯(记者李鸿熙)日前,由桂林旅游学院和大新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边境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2019广西县域...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