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为媒共同致富
□本报记者陈文圣通讯员黄梅花
种下一棵青梅,你可能会觉得毫不起眼。
种下上万亩青梅,你会想到怎样的结果呢?
请看大新县给出的答案――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种植青梅2.5万亩,2019年新种青梅1.58万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33户8613亩。今年,青梅产量达8000多吨,种植青梅的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
大新,以青梅为媒,让越来越多人过上了“梅”好新生活。
愧对于“小家”,无愧于“大家”
在大新县,说起青梅产业,不得不说到他――雷洪向。
雷洪向,1994年参军入伍,2007年退役转业到大新县工作,2016年3月,被派驻大新县榄圩乡最边远的武姜村担任第一书记。
多年的军旅生活,练就了雷洪向雷厉风行、果断敢干的办事风格――
驻村到岗的第一天,他就立马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发现武姜村适合种植青梅,且该村有多年种植青梅的历史,他就当机立断引导群众发展青梅产业。
驻村3年多,雷洪向就把武姜村青梅种植面积发展到5566亩,实现10个屯407户全覆盖。武姜村村级集体经济实
现从无到有,2018年村集体收入4.8万多元,今年收入6.9万多元。
雷洪向说,他有愧于家庭:“没法经常陪伴妻子、教育孩子,甚至让重病的老父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但是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理解我、支持我。”
雷洪向说,他无愧于武姜村这个“大家”:“2017年底,武姜村贫困发生率从52.4%降到2.52%,如期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雷洪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荣获“2016―2017年度全区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称号;被评为2018年度崇左市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先进个人;今年2月,被评为“崇左市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好干部”;今年7月,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是广西入选的10名模范退役军人之一;今年8月,荣获“全区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称号。
“开辟致富艳阳天,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是今年3月,在参加崇左市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情景报告会中,雷洪向自拟的诗句。
在引导武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雷洪向无愧于“英雄”这个称谓。
政企民齐上阵,青梅产业大发展
雷洪向把青梅投入了武姜村这个“湖”中,激起的波纹一圈圈向外扩散,最后,辐射到了其他乡镇乃至全县发展青
梅产业。进入9月份以来,榄圩乡喜讯频传――9月15日,那遵村遵屯至先明村岜炭屯的青梅产业路竣工;10月24日,先明村小坛屯至岜炭屯的青梅产业路正式通车;11月12日,榄圩社区那温屯群众举行文艺表演,庆祝青梅产业路竣工……
村民纷纷表示:这是产业路,也是致富路,更是幸福路。
大新县兑现“青梅发展到哪里,产业路就铺到哪里”承诺的举措――整合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35.42万元,计划为发展青梅种植的乡镇、村屯建设30条青梅产业水泥硬化路。目前,已竣工15条共45公里,惠及4个乡镇、14个村屯,受益农户984户,其中贫困户452户。
大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稳步推进青梅产业发展: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实地调研,着力解决产业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召开青梅产业发展座谈会,就如何发展好青梅产业进行交流与探讨;出台《大新县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奖补办法(暂行)》《大新县青梅种植三年发展工作方案(2019―2021年)》等政策文件,把青梅纳入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范畴;下发《关于成立扶贫产业科技服务队的通知》,落实5个专业技术服务队分片包干、全程跟踪指导群众种植、管理青梅。
其他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今年4月25日,大新县青梅采摘节暨帮扶成果展在榄圩乡武姜村举行,第一书记们积极为青梅产品代言,进一步扩大了青梅产业的影响力;4月26日,大新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到下雷镇信孚村,结合青梅种植过程中如何施肥培土、修枝嫁接、防治病害等问题开展技术培训。
企业的进驻,为大新县青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月30日,大新县与溜溜果园集团在安徽省芜湖市成功签约大新特色水果深加工项目。项目投资约3亿元,占地面积约400亩,建设特色水果深加工基地及青梅种植示范园、参观园和培训基地等。该集团与大新县种植青梅的合作社或农户签订采购协议,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要求,推动青梅产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发展。
群众参与青梅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4月25日,榄圩乡武姜青梅种植专业合作社揭牌。另外,榄圩乡先力村、先明村,桃城镇德立村,龙门乡新振村等,都相继成立了青梅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能人"的模式,推动全县青梅产业沿着生产组织化、销售规模化方向良性发展,实现更多的互惠共赢。
如今,"大新县万亩青梅示范基地""武姜村十里青梅种植长廊"等青梅产业品牌已成功树立。增收创业有盼头,美好生活大家共享
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大新全县新增青梅种植1.58万亩,覆盖贫困户1733户。
而作为大新县青梅产业主战场的榄圩乡,青梅种植亩数则从2016年的3000亩扩大至目前的18400亩,形成了连贯武姜、先力、先明、社区、那遵、荣圩等村(社区)的青梅种植产业带,覆盖农户967户40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5户2700多人。
青梅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喜人转变。
"溜溜果园集团即将跟农户签订青梅保价收购协议,这样一来,农户的增收问题得到进一步保障,生活就更有盼头了。"雷洪向说。
"青梅产业越来越兴旺,群众生活越来越'梅'好。"榄圩乡党委书记何志杰感慨道。
说起过上了"梅"好新生活的典型,武姜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福祥如数家珍--
2016年底脱贫的黄利红,现在买了小轿车,还在大新县城买了一块宅基地,打算春节后建房;
2016年底脱贫的农培海,近三年来,仅种植青梅的收入就达23万多元,今年,买了一辆16万多元的小轿车;
农培江,今年在大新县城买了商品房,并买了一辆货车,做起了货运生意……
"太多了,一时半会还真的数不过来。"赵福祥笑着说。
一些村民还从青梅产业发展中看到了商机,找到了创业路子。其中,在榄圩乡武姜村,在赵福祥的牵头下,全村有40多名技术股干参与青梅育苗、嫁接,供应给其他乡镇、村屯农户种植。"去年销售青梅种苗20多万株,今年销售了50多万株,供不应求呢。"赵福祥说。
今年,《大新县青梅种植三年发展工作方案(2019-2021)》的制定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大新县进一步做大做强青梅产业的决心: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实现新种植青梅5万亩以上,建成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切实把青梅产业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个特色支柱产业,把青梅产业开花期打造成一个令人向往的旅游新名片,振兴产业,振兴乡村,让人民群众共享幸福"梅"好新生活。
一颗小小的青梅,让大新县曾经沉寂的土地、沉寂的山村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为"大美大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民宿落地激活了崇左乡村经济,业界人士呼吁发挥民宿在乡村振兴中的“杠杆作用” 让民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本报记者蒋欣攸钟文芬“民宿是乡村振兴战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民宿能有大发展。”12月18日,栖泓文化创始人杨诗兵在广西...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