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扶贫担当的楷模

左江日报 2019-02-27 10:18 大字

□梁桂花

“周末回去照顾母亲,当我换好衣服转身要离开时,母亲紧紧握住我的手,不愿让我离开,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

“女儿在外地读高中,平时照顾不上,只能在她高考前请三天假陪她”……说到生活中对家人的照顾不周,赵彩英感到很内疚。但当扶贫重担压在身上时,她总是勇往直前,体现一名党员干部的扶贫担当。

2016年3月,赵彩英被派驻硕龙镇礼贤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经过三年的努力,礼贤村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发展起了砂仁种植产业、建起了“扶贫车间”、村道笔直干净……

要带领群众致富,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2017年村“两委”换届,礼贤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都是新当选,没有工作经验,缺乏自信心,不敢独立开展工作,有依赖驻村干部的思想。为此,赵彩英不仅自己把工作干好,还积极鼓励和支持村委干部和她一起努力,培养村干独立工作的能力。礼贤林场纠纷、项目建设、“千屯五化”……一系列工作干下来,村干部能力和威信逐渐提高,她与班子的联系也更加亲近了,村委的组织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要想富,发展产业是关键。”帮助礼贤村找准产业发展的路子,是赵彩英驻村工作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多方调研走访,赵彩英决定在礼贤村发展砂仁种植。礼贤村群众以前有种植砂仁的经验,由于担心销路问题,很多人持观望态度,为了消除群众的顾虑,她挨家挨户与群众说明砂仁当前的市场前景,还带领群众到其它乡镇去“取经”学习管护技术,打消群众的顾虑,群众纷纷种起了砂仁。目前,礼贤村共有8个屯种植1300多亩砂仁,年亩产收入6000元以上,砂仁种植已经成为礼贤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渠道之一。贫困户闭日林在她的鼓励下从原来种植10多亩扩大到60多亩,成为了村里的致富能人。

礼贤村是个典型的山多地少贫困村,村民外出劳务多,留守妇女和儿童也不少。不少村民有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为此,赵彩英多方奔走,争取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将闲置的明阳教学点和礼贤教学点教室进行改造建成“扶贫车间”。采用“扶贫车间+村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面向全村及周边村屯招工,重点吸纳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贫困家庭妇女。“家门口建起了‘扶贫车间’,我来这上班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还能通过工作增加收入,真是太好了!”硕龙镇礼贤村上阳屯贫困户蒙金鲜高兴地告诉笔者。

依托产业助推礼贤村经济的发展。2018年底经过“双认定”,全村高质量脱贫48户15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9.38%降至2.26%。对照“十一有一低于”贫困村脱贫摘帽的各项指标,礼贤村甩掉了“贫困帽子”。

产业发展了,村容村貌也不能落后。驻村期间,赵彩英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屯干部积极开展“千屯五化”工作,全村8个自然屯纷纷行动起来清除陈年垃圾、拆除废弃房子、清扫公共场所和整理门前屋后,村屯美化了,面貌焕然一新。2018年,礼贤村育屯、上阳屯等4个自然屯通过大新县乡村办的验收获得“千屯五化”奖补资金,礼贤村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红旗村”。

赵彩英的好还体现在她对待贫困群众的细节中。有一次赵彩英进村入户,听闻礼贤村下阳屯有两位老人无人照顾。赵彩英工作之余抽空去照顾这两位老人,并多次登门拜访做两个女儿的思想工作,和她们谈心讲孝道,最终用坚持和诚心打动了她们,如今老人得到女儿的照顾。

贫困户玉汉荣夫妇因车祸受重伤住院治疗,赵彩英组织发动驻村干部、村委干部、镇包村工作组捐款并送去慰问品,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驻村三年里,赵彩英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自己的扶贫目标。2018年3月赵彩英驻村期满,本可返回原单位工作,但她主动请缨,毅然留下继续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

“只要组织需要我,群众需要我,我愿意继续留下来开展驻村工作。”赵彩英说。

新闻推荐

大新县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大新讯经过严格的评审,日前,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下发《关于公布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和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

大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