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惠民”最后一站 ——大新县打造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纪实
□赵玉清梁婷
“我们现在办事都不用出村了,省了许多跑上跑下的功夫。”近日,在大新县桃城镇万礼村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内办理业务的黄老伯高兴地说。
在大新县桃城镇万礼村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内,“党旗领航”LOGO首先夺人眼球,流程规范依次排列在墙上,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个档案柜、一台饮水机、一台电扇、一套办公桌椅、一套便民座椅,“七个一”形成一个干净整洁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自“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启动以来,大新县以实施“抓典型、强示范、促提升”工程为抓手,紧抓列入创建全区“服务惠民”示范县的良好机遇,大胆探索实践,先试先行,在全市率先建成7个集“村级就业、社保经办、教育助学、卫生健康、群众文化体育、法律”六大功能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全县已落实村级综合服务中心86个,占全县行政村65.6%,已开工建设40个,示范建设率达到30%。提高认识,确保有力推进
该县高度重视宜居乡村工作,成立了由6名处级领导主抓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工作。
该县完善联动机制,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服务惠民”七个工作小组参与到“服务惠民”活动中来,清单式推进工作,每月、每周列出工作任务清单,由乡村办和专责小组逐项进行督查,协调解决在场地、人员、工资、网络等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该县优先保障经费,划拨48.6万元保障协管员工资,划拨11.7万元用于网络经费,划拨67.34万元用于硬件设备采购;投入21万元制作“综合服务中心”牌子、工作制度、宣传栏等;同时,结合个别村屯无场所的实际,今年将投入275万元新建11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打造精品,确保凸显实效
该县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整合资源,按照“有人员、有场地、有设备、有流程、有网络、有经费的“六有”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
该县充分考虑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现有设施可利用、群众需求等因素,不提倡新建、扩建、大拆大建,充分利用现有的村委办公楼、屯级活动室、闲置校舍等资源进行建设。如,陆榜村选择在村委所在地苏屯(千屯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只需配备LED等少量提升即可建成使用;万礼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选择在交通便利、行政村中心、设备完善的教礼屯级活动室进行建设;网络配备到位,通过与电信运营商签订合同的方式,由电信运营商先行铺设网线到点,年底县财政统一按合同拨付费用,目前已经实现网络覆盖率70%。注重服务,确保深入民心
该县以打造“五个中心”为抓手,强化服务惠民,确保“六项服务”落地。
一是打造决策议事中心。充分利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召开村民议事会,决策重大事务。二是打造便民服务中心。依托惠民服务点,为群众提供“六项服务”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033人;建立8747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助学电子信息档案;95%的行政村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配备365名乡村医生、康复协调员。三是打造学习培训中心。结合“固定党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劳务技能、市场信息等学习培训。今年以来,各村依托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举办各类培训班720多期,受教育党员群众达到4.3万人次。四是打造矛盾调解中心。全县88个行政村建立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村级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即可依托村级服务中心及时就近就地进行调解。五是打造文化活动中心。依托村级活动中心,每月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免费放映电影599场,举办7场惠农文艺晚会。
新闻推荐
6月18日上午,大新县举行“中国侬垌文化之乡”“中国土司文化之乡”授牌仪式,这是该县继2014年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之后,再次获得的两项国家级荣誉称号。侬垌节,是壮乡亲朋好友相聚、联络族群关...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