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新“七大模式”助推精准脱贫

左江日报 2016-12-22 00:00 大字

大新讯 今年以来,大新县积极探索扶贫发展新模式,通过创新实施政策扶贫、旅游扶贫、小额信贷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边贸扶贫、党建扶贫等“七大模式”,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月底,全县有个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有名贫困人口“八有一超”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数的%。

出台政策促扶贫。该县出台《大新县***项目管理办法(暂行)》和《大新县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重点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建设,明确各部门每年安排的涉农项目资金原则上%以上要投向贫困村。同时,贫困户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申请一项或多项产业扶持项目资金补助。除技术培训外,贫困户每户每年获得的项目扶持资金总和最高可达元。此外,该县还出台《大新县精准脱贫扶持奖励办法(试行)》,整合涉农财政资金万元,给予个贫困村总计万元的产业扶贫发展资金,目前,每个贫困村均已获得第一期收益元。

全域旅游促脱贫。该县实施“龙头景区+农宿协会”的旅游扶贫模式,整合资金万元,落实多万元贷款贴息,在堪圩乡明仕村弄斗、叫茶、弄朋、那乙、那都、地板等屯发展“农家乐”,建成了明仕“农家乐一条街”,建成家“农家乐”旅馆,有客房多间,可同时接待人就餐;硕龙镇组织绿水边城、老木棉酒店和大美大新等旅游公司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目前该镇共有约户贫困户参与酒店保洁员、厨师、保安等旅游服务工作,人均月收入元左右。

小额信贷促脱贫。该县积极推行“龙头企业+贫困户+金融扶贫贷款”模式,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扶贫小额信贷,利用贷款入股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合作经营或入股分红,按照最低8%收益保障,实现了企业获利、贫困户分红的“双赢”局面。截至月日,大新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元,惠及贫困户户。

特色产业促脱贫。该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现代服务业等富民产业发展,全县共完成甘蔗种植面积.1万亩,水果总面积5.万亩,苦丁茶面积1.万亩,产值约万元,建成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亩,产值约万元,贫困户新增人均纯收入可达元至元;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良种母牛寄养。目前,陇那生态养殖合作社吸收了户贫困户入股寄养托管方式进行良种牛养殖,每户每年获得-元的分红,大新县创新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户人。

电子商务促扶贫。该县积极利用“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有利契机,整合邮政、京东、苏宁易购等多家电商平台,在全县个乡镇建立个电商服务站,其中在桃城镇德立村、全茗镇配偶村、五山乡三合村等个贫困村建立了个电商服务点,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便利的电商服务,为贫困户打开了一条销售各种特色农产品的便捷通道。通过“乐村淘”,东风村苦丁茶、灵芝、八角、蜂蜜等农产品插上了“翅膀”飞往各地,今年来共销售野生灵芝、生姜等共计4万多元,其中野生灵芝每公斤卖到元。今年前个月,大新县个电商平台共销售苦丁茶、龙眼、八角等农产品6.万公斤,销售额.万元。

边境贸易促脱贫。该县通过成立边贸合作社,吸纳贫困边民加入互助组,共引导下雷镇、硕龙镇、堪圩乡3个边境乡镇户名贫困边民参与货物运输、装车、跨境劳务、小额边民互市贸易等活动,平均每天有户参与边境小额贸易,最高时可达多户,每人每天最高获元收入,每户年均可增收约至元。

抓好党建促脱贫。创新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在全县个贫困村建设了个产业合作社党支部,新建了7个非公党支部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实现基层党建全覆盖;完成了个贫困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组织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与个行政村结对共建,助推精准脱贫工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夯实。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全力脱贫攻坚。下雷镇党委争取到县扶贫产业资金万元,已发放肉鸡1.万羽、生猪头、扶持种植茂谷柑.4亩化肥包等,受益贫困户达人。龙门乡苦丁村党总支部引导村民发展山油茶种植业,全村共有户农户种植山油茶多亩、多株,长成后年产值将达多万元。榄圩乡村党总支部通过发动农民成立甘蔗种植合作社的方式建立5个甘蔗“双高”基地共亩,预计每亩增产2吨左右,甘蔗生产再创新高。(黄丽兰)

新闻推荐

浅析大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途径

根据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检查和评估认定工作要求,年,大新县接受督导检查和评估认定的学校所,其中,初级中学所、小学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展顺利,...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