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访七井山

新安晚报 2021-11-05 09:41 大字

□青阳陶翠霞

秋末,造访七井山。

车行山路,恍惚被大山淹没。山路盘旋曲折而上,至海拔901米的石台天路停车观景地点。从其中眺望,七井山蜿蜒于石台县东北部,崇山峻岭,峡谷渊深,怪石森然,嘉树美竹,被誉为“悬在云中的一片净土”。

七井的秋藏于画坑,是大山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我所落脚的地方是一片高地,有座徽派木结构廊亭,旁边竖一石碑:八棚村画坑组摄影平台。平台就地取材,木桩、木梁房、木地板、竹瓦,尽显原生态之美。凭栏远眺,画坑配合天然地势布置,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散落在恬淡的山间。石灰质岩石,周于四隅,或排列为垠,或站或卧,或嵌然相累。涓涓细流从覆盖着青苔的岩石中流出。万株山茱萸,遍野修竹,各有各的地盘,各做各的梦。山巅上秋色聚集到眼前,在廊亭之下显出它们的特色。我的目光如同一只出笼的欢快的小鸟,兴高采烈地在这片秋日山居图上跳来跳去。远处的山,树开始挥洒色彩,红、黄、绿交错,或隐或现,混合着苍翠的天空。满山冈高山辣椒,阳光已经悄悄爬上钢架大棚,泛出粼粼波光。近处的村落,古银杏弥漫成金黄,柿树点燃了喜庆的小灯笼,银白色斑茅被秋风吹弯了腰。山里人家信手勾勒几笔红黄晒秋图十分抢眼。山民往来耕作,怡然自乐。游客行走其间,边逛边拍,宛如画中人。

我不知不觉融入画中,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径穿梭而行,去贴近、去体会秋的爱恋、秋的热望。

在我四周蔓延的是茱萸,又称枣皮,玛瑙样的果子大部分被采摘,留下少许挂在枝头,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艳丽。我凝视这红红的果子,每一粒都浸染着不为人知的闲散时光,或思念、或浪漫、或快乐、或清愁。想起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那双手,是否从茱萸上摘取对亲人柔软的思念,托秋风遥寄?

迟桂的飘香一路相随,耳畔传来“二师兄”吃饱喝足的“哼哼”声,菜园里大白菜、萝卜水灵灵的模样招人喜爱,墙缝里的野草、瓦罐里的野花探出头来一个劲地凑热闹。农户门前,大箩小箩齐上阵,摊晒枣皮、红辣椒、柿子、玉米等各种瓜果,晒出多彩秋色,晒出红红火火的生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在将簸箕上的枣皮摊开,以便充分接受光照。“来,坐下歇歇,喝口水嘛”,她热情招呼,像邻家和蔼可亲的奶奶。我们闲聊起来,聊家常、聊枣皮、聊七井的前世今生。在这高山之巅为何取平原之地的“七井”之名?我的好奇有了答案。相传汉景帝前元六年(前151年),七井山大旱,山民祈雨无验。适逢江苏吴县懂天文、神仙方术的隐士罗里先生漫游此地,腹肌求食,众与。先生见此旱情,设坛祈雨,以伞柄杵地七穴,口诵经咒,七穴清泉流出,“七井”由此传开。一座山一则故事,一朵云彩一片宁静,我坐在那里,在静谧中感受七井的丰富与安宁。“新鲜枣皮经过蒸煮、沥干、晾晒,再泡酒,活血筋骨,冬季,喝一小杯,身子就暖和了。”老太太边说边抓一把枣皮给我带回。七井土壤富含硒,常年云雾缭绕,早晚温差大,盛产的辣椒、枣皮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为“七井七宝”。

临近中午,走进八棚农家乐,一碟腌制的红辣椒片,一盘清炒辣椒瘪,皮薄肉厚,辣味适宜,味道极好,瞬间俘虏了心和胃,便想买些。女主人笑盈盈地指着房前那片辣椒地:“你自己去采摘吧。”我满心欢喜几乎是跳跃着进辣椒地,青的、红的辣椒欢快地向我招手,红的热烈,青的羞涩,活泼灵动,张扬着蓬勃的生命。手在绿叶中一番摸索,一会工夫满满一袋。我拿出手机扫码,“山里特产,不要钱,欢迎下次再来”,细细的秋风夹杂着女主人甜蜜的乡音,我便自动获得了旧友的身份。房前来自四面八方的车子,大都是回头客,似故友,彼此问候,简单美好。起身告辞,周身仿佛裹上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斑斓,喜笑眷慕,乐而忘返。

从七井回来,一把枣皮、一袋辣椒延续了我的记忆,山里人家淳朴的民风在我心头拂之不去。我在想,七井的故事所传递的核心信息,并不是“命有天定”,而是追溯人性至善的根源。就像画坑千年水口林中的“双胞胎树神”,双雄是银杏,双子是皂角,树龄都在500年以上,岁岁枯荣不休,以旺盛的生命力守护着山村不灭的灵魂,延展的是绵延不绝的厚德之风。

新闻推荐

黄山永筑: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工程

黄山永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特种专业工程(结构补强)专业承包、文物保护施工、古建筑修缮加固施工等...

石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