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县第一座水电站说起
□ 通讯员 江雪飞
“我记得开闸送电那一天 ,是1969年12月26日,那天正逢我值班,现场来了许多人。20刚出头的我身着崭新的工作服,在众人注目中,庄严地推上电闸门。”曾在原石台水电局工作28年的退休老干部傅先玉,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石台第一座电站——东方红水电站建成送电那一刻,显得无比的激动,那份掩不住的骄傲和自豪仍溢于言表。
作为一名电力建设的“老兵”,傅先玉参与了石台电网和电力建设众多工程项目,说起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他如数家珍。五十年过去,很多电力设备、厂站等容颜已残破不堪或是被岁月吞噬,但是,从石台第一座电站谈起,往日的点点滴滴,在傅老心里依然鲜活如初:那是一段最苦的日子,也是一段最美的回忆。
打开历史的尘封,傅老回忆着当年用电困难的日子。1969年以前,由县农机厂购置40千瓦发电机1台,以54匹马力柴油机作动力发电,日发电量400度,主要供农机生产和县城照明。由于柴油机发电成本高,不能长时间运行,发电时间到晚上10点就截止。因为经常停电的缘故,煤油灯和蜡烛是家里的必备品。那时候,用上蜡烛还算时髦的,一般都用煤油灯。从堂屋到厨房,端灯要用手遮挡着,生怕摇曳的灯火被风刮灭了。
石台县地处山区,水资源较丰富。1967年,为了让更多老百姓用上电,突破电力发展的“瓶颈”,石台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境内丰沛的秋浦河水利资源,新建一座水力发电站。虽然县城境内的秋浦河水量充沛,但河面平缓,落差不大,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当时水利电力技术专家经过考察研究,提出将河水引到境内马鞍山上发电,在山上凿出直径约7米,长度490多米隧道引水。傅老深有感触地说:“那个年代没有吊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打山洞,挖渠道全部由人工完成,干活都用绳子拽,用肩扛,一点一滴挖出这条水渠。可是再苦再累,没有一个人当逃兵、下战场。”
此时新建的东方红水电站55千瓦发电机,总容量165千伏安,正常功率110千瓦,日发电量833度。基本上能保证县城区的居民的生活和小农加工企业用电。为了在全县普及用电,经过多方努力,石台县从省里争取到全县变电所和高压线路建设项目。
当时从七都镇驻地部队架设一条高压线到石台县城,距离40多公里,要跨过40多座山头,最高山头海拔高度达到400多米,从勘测选址到竖杆架线,傅老和技术人员每个山头都要爬上十多次,历时3年时间,1976年2月,县石台县第一条变电所35千伏高压线路架通,沟通了电网。
“因为是第一次架设高压电线,而且跨山越岭竖电线杆,地方上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在当地驻军官兵的支援下,一名电力技术专家常年在施工一线手把手指导我们操作。”傅老回忆道。
与此同时,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购置也在如火如荼展开。那时变压器、仪表开关盘等电力设备在东北采购,由于交通不发达,火车车皮紧张,为了争取车皮发货,傅老在东北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下,一待就是两个月。傅老笑着说:“南方人在那旮旯待着真有点不习惯,出门带上2层口罩,眼睫毛结冰粘在口罩上拉都拉不下来。入乡随俗,每天都吃玉米碴子和土豆。”就在这样水土不服的情况下,老一辈技术工人完好无损地将设备运了回石台。
1968年后,石台县小水电建设逐步得到发展。至1973年底,全县建成小水电站23座,装机27台,容量600千瓦,全县实现了“点灯不用油”。
随着电力设施的不断完善,从上世纪80年代起,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脑、空调等家用电器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电力的获取越来越便捷,电力迈向智能化发展。夜幕中放眼望去,石台山城的街头巷尾,流光溢彩,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傅老欣慰地说:“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从柴油发电机到第一座发电站,从第一条高压线路到第一座变电所,电网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都感到神奇”。也正是由傅老这样一代又一代电力人不忘初心守护光明,奋力书写不负时代的满意答卷。用石台电力的发展见证石台时代的进步、记录经济社会的变化。这正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发展巨变的一个小小缩影。
新闻推荐
□通讯员程天柱李成城是安徽石台仙寓山人,他凭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石台家乡山水的深情,用一支多彩的画笔,勤奋执著,孜孜...
石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