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棚:“红军精神”指引幸福路

池州日报 2019-08-19 07:57 大字

皖南红军总医院遗址。 记者 程昭 摄

□ 记者 左平

江洪发布的微信“朋友圈”,更像是一个施工进度表。

7月23日——“‘希望之路’起始控制点捕鸡坑路口桥涵基础现浇;卫生与计生服务室外架今天落下。”

8月10日——“杨梅坞至张家桥路面工程开工,工期3个月,水泥路面,宽度4.5米,圆梦工程启动了。”

8月12日——“脱贫路上又一座‘致富桥’桥面现浇完工;自来水工程明天现浇蓄水池。”

8月15日——“第二座桥梁桥墩今天现浇。”

……

江洪是石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7年5月来到新棚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

翻开石台县地图,新棚只是石台县七都镇南部靠近黟县一个不起眼的小点,但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新棚却一度赫赫有名,影响深远。80多年前,皖南苏维埃政府下属机构之一——皖南红军总医院就设立在这里。

1934年8月,皖南以柯村为中心,在方圆百余里地区爆发了著名的“柯村暴动”。随着斗争的深入、根据地的扩大和红军游击队伍的发展,大大小小的游击战争也越来越频繁,建立医疗机构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时,红军游击队有一个临时卫生所,一名所长,三名医生。1934年10月上旬,卫生所迁至新棚,设在李家祠堂即新棚人李在雨的家里。李家祠堂前朝山坑,后背山林,后门一开,即可上山,地理条件十分优越。10月18日,临时卫生所改名为皖南红军总医院。

皖南红军总医院设立之初,治疗对象主要是红军游击队的伤员,总计30多人。

1934年12月18日,方志敏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来到柯村。由于先遣队在谭家桥战斗中失利,红军伤亡很大,伤员多达300多人,其中重伤员130多人。伤员人数骤增,新棚一地已安置不下,便增设了两个分院,一个在三合船溪孙家,一个在安凌王村老山。孙家分院因与总院联系不便,没多久就与老山医院合并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柯村后,国民党军队尾随而来,在王村老山分五路围攻,并放火烧山。老山医院工作人员用麻绳把藏在山洞里的伤员放到山脚安全地带,然后突围转移。在皖南独立团的保护下,医生和伤员们回到了新棚医院。没办法转移的130多个重伤员全部壮烈牺牲。

面对日趋严酷的“白色恐怖”,皖南红军总医院于1935年2月撤销,本地人就地潜伏下来做秘密工作,其余人员随部队转移。在这以后,国民党军队进一步纠合各县保安团、自卫队,以数千人的优势兵力,在整个苏区布下了几道封锁线,然后全面围剿。柯村苏区受到空前的洗劫,位于新棚的皖南红军总医院连带附近的民房都被烧成一片焦土。

皖南红军总医院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皖南革命根据地创办医疗机构的先例。在它存在的几个月时间内,治愈了占总数30%以上的伤员,为革命保存了大批有生力量。

在新棚,至今还流传着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故事。

新棚村没有田地,老百姓当年就靠在山上种点玉米糊口。他们节衣缩食,主动把结余下来的粮食送到医院,供养伤员。

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洪盛是李家后人,“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当年家里的妇女都主动到医院帮忙清洗绑带、照顾伤员。”

70多岁老人李光德的母亲花兰也是其中之一。红军离开的时候送给她一床被褥和一个钟。后来,这两件珍贵的文物被“柯村暴动”纪念馆收藏。

红军伤员们一边养伤,一边宣传革命,影响了很多人。河口村村民陈瘦子,当年在医院附近的一棵大树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交通员。

“皖南红军总医院能够设立在新棚,很大原因是这里群山环抱的地理环境和闭塞的交通条件”,江洪说。革命斗争年代,层峦叠嶂的大山保护了革命的火种。如今,这巍巍青山却成为新棚人走出深山、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

驻村遍访农户之后,新棚的“红色印迹”让江洪感到震撼,乡亲们渴望脱贫致富的目光更是深深打动了他。“党委政府把我派到这里来,我一定要弘扬‘红军精神’,保证完成任务,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江洪暗下决心。

困扰新棚村的主要问题有“三难一少”,即出行难、就医难、就学难、增收渠道少。第一“难”就是出行难。“如果不能打破交通困局,新棚脱贫将永远是个困局。”江洪表示。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放在现在仍然不会过时,对于新棚村来说,更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江洪和驻村工作队一班人提出“生态立村、旅游兴村、养生富村”的工作思路,并决定从改善通行条件入手,在拓宽现有道路的基础上,谋划建设“一桥一路”。

“一桥”,是连接黟县柯村镇的凤台大桥;“一路”,是贯通连接325省道,杨梅坞至张家桥的4.9公里道路。

2018年7月31日,凤台县援建的凤台大桥竣工,新棚村经黟县柯村镇至德上高速出口仅有18公里。大桥通车4个月后,原生态山村新棚迎来了第一个100多人的游客团队,村民们自发地走上大桥迎接。

“再有两个多月,‘一路’也将建成通车”,江洪告诉记者,“届时,新棚村到七都镇的路程将缩短一半,而且不再翻山越岭,即便是极端天气下也能畅通无阻。”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成为可能。新棚村在皖南红军总医院旧址上设立了一座纪念碑,江洪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做宣传,引来众多好友围观点赞。今年“七一”前后,贵池区、东至县以及石台县多所学校组织教职员工来到新棚村,重温入党誓词,重走红军路。

新闻推荐

仁里镇加强乡村道路安全巡查

(全媒体记者吕苗)近日,有市民打进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反映称,船山区仁里镇松林村1组附近有一条道路,该道路也是村里一条重要交通...

石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