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横渡镇返乡创业青年舒磊,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食用菌“幸福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种植“幸福菇”共奔幸福路
□ 记者 江志
“你瞧,这个就是‘幸福菇\’,今天上午我们就采摘了几百斤,现在已在运往上海的途中,晚上这些鲜菇就会进入百姓的餐桌。”1月18日,石台县横渡镇香口村村民、29岁返乡创业青年舒磊,在自己承包的大棚内,向记者介绍他种植的“幸福菇”时满脸幸福。
舒磊土生土长的香口村人,2016年前,他和村里的大多数青年一样在外打工,他从事房屋室内装修工作,月入过万。2016年下半年,他突然辞职回家准备创业,种植食用菌,家人不支持,村民也议论纷纷,“放着一份在外的高薪工作不干,甘愿回家‘扒泥巴\’,是不是有毛病呀!”对于村民的议论,舒磊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把精力全放在行动上。他广泛收集农作物秸秆,用实际行动去完成他早就酝酿好的“绿色”创业梦。
谈到这个“绿色”创业梦,舒磊指着他种出的“幸福菇”介绍:“在外打工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幸福菇\’这种新型食用菌只需要农作物秸秆就可以生存。而农作物秸秆家乡到处都是,不砍伐树木,不破坏生态环境,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也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又促进了秸秆还田,一举多得。这一生态种植方式点燃了我的‘绿色\’创业梦。我引进种植的新型食用菌,它是由安徽省自主研发的一种能够充分消耗作物秸秆的食用菌新品种,学名叫‘幸福菇\’,又名大球盖菇、金蝉菇,这种菇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广、栽培技术容易、成本低、效益高的显著种植优势,生长过程中,不需施任何肥料,完全纯天然,属于绿色环保食品。在大棚内,只要温度控制在7至25摄氏度,四季都可种植,两个月就可以产出。我从2016年开始流转了一部分贫困户土地试种,试种成功后,2017年8月份开始流转土地建设大棚,11月份大棚里就收获了鲜菇。两个多月时间,实现了食用菌销售6万多元。”现在合作社投资42万余元,建起了29个大棚,种植“幸福菇”。在大棚内舒磊给记者算了笔账,随着下一步规模的扩大,需要的农作物秸秆也就更多,平均算起来一亩地一年就需要4000至5000公斤秸秆,产出的“幸福菇”可以达到近2500公斤,若按批发价8元来算,除去成本损耗,亩均获益20000元。
舒磊说:“‘幸福菇\’比一般农作物种植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便于种植管理,市场欢迎度高,易于带动当地农民、贫困户致富。”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吸纳人员务工等形式,带动当地18户贫困户成功获益。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仅当地贫困户用工就达到500多个,实发工资就有3万多元。下一步合作社将统一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带领更多的贫困户一起向幸福出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晓丹)2017年,池州市多家律师事务所获得各类表彰。安徽始信、安东律师事务所分别荣获第五届“全省优秀律师事务所”“全省优秀县域律师事务所”荣誉称号,安徽九华、天贵律师事务所、石台...
石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