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规划引领布局

池州日报 2017-10-24 19:54 大字

石台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及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规划编制,进一步明确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按照“县域景区化、产业旅游化”发展思路,将石台建成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和美丽中国示范县。

2015年聘请苏州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设计院对《石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石台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5-2030)》进行修编,优化调整了以县城为核心,以省道S325、秋浦河为两轴,以南部生态养生、北部运动体验、东部乡村休闲、西部农业观光为支撑的“一核两轴四区”旅游空间布局,进一步确立了以“原生态、慢生活、深呼吸”为主题的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旅游目的地品牌;聘请安徽省城市建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石台县秋浦河沿线生态绿道工程规划》,2016年又聘请浙江远见旅游研究院启动《石台县秋浦河沿线景观提升工程规划)》编制。

今年初,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及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和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精神,积极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召开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印发《2017年石台县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工作举措,落实责任清单,全力推动“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旅游目的地建设。

项目支撑后劲

增强竞争力,重大旅游项目是关键。石台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全面推进城镇、乡村、景区三大旅游接待基地建设。重点推动亿元以上旅游项目建设,牯牛降景区开发项目、醉山野原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区建设等项目均在有序推进。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打造国内重要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醉山野首开区于2016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县游客服务中心于2016年“五一”正式对外运营;实施通往景区“最后一公里”工程,通往牯牛降、秋浦河、怪潭、鱼龙洞、仙寓山景区的道路已全部达到山区二级路标准,通往蓬莱仙洞景区、百丈崖景区道路改造工程正在施工;全县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部开通景交车,目前正在谋划开通石台——池州火车站旅游直通车和景区间旅游班车。

2017年,确定牯牛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为“一号工程”,推进牯牛降景区与九华股份合作,建成运营双龙谷高架游览车。实施蓬莱仙洞景区景观提升工程,实现慈云洞二次开发运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旅游道路标识标牌建设,规范统一农家乐标牌,完成矶滩大桥至百丈崖、大山村将军岩公路改造,建成自驾车(房车)营地2个、旅游公厕16座、停车场5个。依托路网、互联网串联全县旅游景点,包装设计精品旅游路线,连点成线,加快构建精品景区、休闲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四位一体”旅游集群,推动全域旅游联动发展。

举措助推发展

在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政府主导、品牌培育、吸引投资、监管发力、环境营造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几年,石台县委、县政府坚持高位领导,建立四大班子领导共谋共商旅游发展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处理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连续六年出台旅游发展文件,逐年印发《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市场开拓和旅游品牌创建奖励,助推首位产业发展。

为强化品牌创建,石台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全力推进牯牛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推进金诚国际大酒店四星级饭店创建,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提升工程。为扩大招商引资,石台醉山野原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等战略性大项目,同时引进金诚国际大酒店、启田名人美术村、鑫佳生态度假村、红太阳天然富硒生命健康源水等一批重点项目。为强化安全监管,严格落实旅游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建立节前旅游市场安全生产检查和双休日市场巡查制度。

此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和“三线三边”工程,按照“连点成线、阔面提质”的要求,全面启动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服务提质、品质提升。目前,一批依山傍水、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具有皖风徽韵的特色村落点缀着原生态最美山乡,为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县城建设也一直在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改造提升中,将逐步实现县域之内处处是风景,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形象集聚人气

近年来,石台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方筹资,先后投入10余亿元,实施了一批精品旅游工程,重点解决城区、景区接待设施、配套功能不全的问题,改善了城区、景区面貌,提升了旅游目的地形象。

为推动形象提升,石台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旅游对外宣传中心,制定《旅游营销管理办法》,强化整体营销,积极开拓客源市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举办茶叶节、文艺采风、风光片巡展、邀请县外知名旅行商到石台踩线等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石台旅游;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广、传播快的特点,与人民网等知名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合作,多视角宣传推介石台旅游;与省内外知名媒体广泛开展合作,通过“形象上卫视、广告进市区、推介进社区、单页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旅游品牌影响力。

2017年,携手安徽大学生旅游联盟举办“石台旅游进高校(春游季)(秋游季)”活动,分别走进安徽10余所高校,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题推介;走进南京大型超市进行整月宣传和专场地推活动;主办“安徽石台首届‘当代李白\’评选”活动;与安徽旅游交通广播、合肥电视台等省内知名媒体合作,举办色彩旅行家画石台活动、趣味夏季避暑路线亲子游推广等活动;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编发石台春季踏青、赏花、春游、采茶等主题内容,扩大覆盖面;成功举办石台油菜花海摄影展暨中国名家“画石台”、“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安徽石台”全国摄影大展暨丁香库山金秋农耕摄影旅游宣传营销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引得国家旅游局、中国新闻网、中国旅游新闻网、中新社、搜狐、网易、安徽旅游政务网、安徽网、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等报道,掀起石台旅游网络传播热潮,石台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为持续推进旅游整体营销,石台县围绕年度旅游营销工作方案,针对重点客源地市场、中长线旅游市场和非周末市场,加大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推介力度;积极推进与电商、媒体的“线上营销、线下体验”合作,建立与发烧友、户外俱乐部、骑行俱乐部、知名达人、网络博主的常态协作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突出四季特色,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时时有亮点;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加快搭建“一部手机游石台”网络平台,加强对微博、微信的维护更新,提供更加全面的旅游资讯服务,进一步利用网络集聚人气。

融合带动效益

在全域旅游发展迅速的同时,石台县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特色与魅力,不断吸引更多投资者和游客的关注,以实现旅游扶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启动洪墩、新联等国家、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善贫困村游客中心、停车场、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力争年底前成功创建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以上,引导贫困户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客栈民宿12家以上;加强乡村旅游营销宣传,精心策划包装乡村旅游产品,积极组织各类媒体、社团、旅行商赴洪墩、琏溪、新联等贫困村开展踩线采风活动;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提高贫困村、贫困户乡村旅游服务技能,组织开展贫困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加强与凤台县对接,下一步就两县旅游直通车工作相关事宜进一步协商,争取早日实现旅游直通。这些举措进一步深入推进旅游扶贫,成为助推旅游***的重要抓手。

全域旅游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根据《中共石台县委 石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强县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抢抓池州市被列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机遇,切实推进全县旅游产业、富硒产业、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加快特色产品开发,构建健康产业体系,着力将石台打造成全国旅游休闲、健康养生首选地;把提升“负氧、富硒”品牌作为产业强县的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发展的效益和质量,走高质高端高效产业发展之路。加大硒产品培育开发,引领农业精品高端发展,推进开发高端富硒农产品和发展富硒养生,着力将石台打造成全国知名富硒区域品牌。

新闻推荐

近两千名安保力量为“池马”一路保驾护航

本报讯(记者陆寒芳)在本次比赛道路沿线,随处可见由公安民警、武警、城管、专业保安等组成的赛事安保队伍的身影。细雨中,他们坚守岗位,维持秩序,为“池马”一路保驾护航,确保了此次赛事的顺利进行。作为...

石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石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