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上的青阳农民画能绘出多大的未来?

池州日报 2019-12-17 06:45 大字

□ 记者 金立平

乡村,是乡愁的巢。

在史有“书画之乡”之称的青阳县,如今,有这样一群创作者,业余时间拿起画笔,取材九华山麓下希望的田野,用一幅幅散发泥土芳香的青阳农民画,承载现代人的浓浓乡愁。

不忘本来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咱们农民画的根在乡土!”

青阳农民画,这朵江南画苑里的奇葩,距今已绽放600多年。据《青阳县志》记载,青阳农民画肇始于明朝中后期,在汲取青阳县及周边地区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传统艺术养分的基础上演进而来,以兼融世俗性和本土性而独树一帜。2006年,青阳农民画跻身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阳县朱备镇朱笔村农民张平安,今年80岁,青阳农民画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月11日上午,在张老简陋的画室里,记者看到从墙上到地上满是画作。“咱们这农民画,画的就是身边人、身边事,虽是泥里来土里去,但‘土’得可爱!”张平安对青阳农民画一往情深,从画五十余载,至今仍创作不辍。

“青阳农民画扎根在青阳乡间民间,表现的就是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反映的就是当地老百姓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我画我心,我是越画越爱!”今年71岁的许正强是青阳县木镇镇河北村的一位农民,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他就养成了一放下锄头便立马拿起画笔的习惯。对慕名来学画的后生,许老在开授第一课时总是淳淳告诫:“作画如做人,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咱们农民画的根在乡土!”

吸收外来

——“学画也要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古代,诗人写下诸多类似的格律诗来寄情田园。

而今朝,青阳农民画协会的近百名会员,却在通过农民画点染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12月11日下午,在青阳县杨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记者见到正在这里指导会员创作的青阳农民画协会会长沈扬林。今年55岁的沈扬林,家住在杨田镇缑山村,已研习青阳农民画30多年,有10多幅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今年10月份,沈扬林出门参加了两场活动:一个是10月11日在合肥开幕的 “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带去的50多幅青阳农民画参展作品,开幕当天即被抢购一空,这让沈扬林有点“小成即满”;另一个是10月18日在上海举行的“追梦——中国农民画邀请展”,画展上精品荟萃,这又让沈扬林“学然后知不足”。

“学画也要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青阳农民画不掉队,就要谙熟百家、博采众长。”在沈扬林看来,近年来,青阳农民画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上,坚持做到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助推青阳农民画取得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民画要获得持续的、长足的发展,必须有一支热爱农民画的作者队伍。外地考察归来,青阳县打出“组合拳”:将青阳农民画纳入民间文化发展基金予以扶持,并成立青阳农民画研究会、青阳农民画培训中心,在5个乡镇建起青阳农民画创作基地。扶持力度之大,倒反过来引来外地“画乡”赶到青阳县学习“取经”。

在政策扶持下,青阳农民画的画师们积极走出去以“画”会友,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现在不仅在勾线上色等方面有了更多新技法,更为重要的是融汇形成了青阳农民画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人文江南的清新雅致、徽州文脉的淳厚质朴、灵秀青阳的柔美温情。

“青阳农民画的画风日趋成熟,许多作品都蕴含着来自土地的力量,接地气有情怀有温度。”池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饶颐如是评价。

面向未来

——“田野有多广袤,农民画的画布就有多大!”

什么是农民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徐静予以这样的界定:“农民画是以‘三农’为题材,能表达现代农民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强烈的民俗艺术特点和地域特色的现代民间绘画。”他认为,符合这个界定的画,不管是谁创作的,都应称为农民画;不符合这个界定的画,即使是农民创作的,也不应叫农民画。

对于这个观点,沈扬林赞同之余,作出推理,“所以说,农民画并不一定是由农民画的才叫农民画。在青阳农民画协会里,就有一些会员不是农民,但是农民画画得也很好。”

青阳县杨田镇兽医站站长徐金锋,就是一位不是农民的农民画画师。2018年,他创作的青阳农民画《回娘家》被安徽省文化馆收藏。

同徐金锋一样,出于业余爱好,青阳县一些中小学教师也加入到青阳农民画创作队伍中来。

“老师们有绘画基础,上手快,精品多。”临近退休年龄的青阳县文化馆馆长汪应培,从教师这支“新军”身上看到了青阳农民画新的希望:“现在,‘农民画进校园’活动受欢迎,学校举办学生农民画竞赛更加常态化,文化馆开办的‘青阳农民画少儿培训班’更是‘火’了起来,一年三期全免费,因招生名额有限,期期都有许多娃娃报不上名,看来青阳农民画后继有人啦!”

看好青阳农民画未来的,远远不止老馆长汪应培这样一位“内行”。池州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郑龙发,这几年来都在关注着青阳农民画如何紧跟时代节拍:“2016年,青阳县庙前镇华阳村农民袁乔木画的农民画《腊月》,被韩国友人购买收藏,这说明青阳农民画正在向世界描绘中国农村新貌,也走向了世界;2018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头条刊发《为移风易俗点赞,向陈规陋习说不》专题稿件,9幅配图均为‘移风易俗’系列青阳农民画,这表明青阳农民画的创作已从自娱而作上升到为大众而作、为艺术而作;2019年,青阳县扬林农民画手工坊将农民画融入到创意旅游商品的开发之中,这预示着青阳农民画在传承基础上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全有能力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开创艺术品‘变身’商品的一片新天地。”

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共青团池州市委兼职副书记、第四届安徽省青年创业奖获得者杨建伟是一位“85后”青年,他倡议:“青年人要创新传承思路,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新的呈现形态为家乡的农民画注入新的活力,设计开发出更多时尚的文创产品,让‘静’的农民画在互联网上‘动’起来!”

“田野有多广袤,农民画的画布就有多大!”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林芳,对青阳农民画的传承和发展充满信心:“青阳农民画坚持原生态、民俗化、时代性的价值取向,守正创新,合力做好‘农民画+’文章,久久为功,必将在中国农民画的百花园里越开越艳!”

新闻推荐

山里来了群“投资客”

新华社记者王菲初冬时节,安徽青阳县蓉城镇,群山环抱中的五溪村山林蓊郁,清澈的九华河蜿蜒而过。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五溪...

青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