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池州日报 2019-05-24 07:00 大字

□ 青阳县丁桥中心小学王刚文

摘要: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主动探究知识过程,主动选择有价值的语文知识,让语文学习变成一种乐在其中的学习活动。要想让学生乐学,就要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情感 兴趣 构建 探究 乐学

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是接纳古人的语文经验和语文思想的过程。具有主动性、选择性、被动性、模仿性,要让小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使学生爱上语文。语文是想象力丰富、复杂的。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难学。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主动探究知识过程,主动选择获得有价值的语文知识,让语文学习变成一种乐在其中的学习活动。要想让学生乐学,就要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情境设计至关重要。好的情境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的思考带来提示,给学生分析问题带来帮助,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思维发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本人三十六年的教学经验,情境创设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故事性情境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好奇好动,持久性差,合理利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好奇中产生思维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新知的规律领略知识的魅力。例如:在教《燕子》一课时,用“小鸟和森林”的童话故事带入教学情境,作者是如何写小鸟的外形特点和它们飞行时的优美姿态,争先恐后地来参加春姑娘主持的森林大会,感受春天的可爱,学生们不知不觉的进入文本学习。

2.利用多媒体创设视听双刺激的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表象是思维的发散的基础,多媒体能达到视听双刺激,人机互动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有两件宝”时,利用PPT课件上出现的手脑图,对比进行演示,再伴随着手脑互动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手脑并用的重要性。

3.谜语儿歌打造活跃的学习情境

小学生天性好奇,喜欢猜谜语,爱好唱儿歌。对有韵律的语言更容易记忆和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利用猜谜语,边唱儿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概念和术语。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首先放音乐让学生们聆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带进课文中了。这首歌形象的总结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学生之间的传唱,既能使学生易记忆易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和信心。

二、课堂教学要开放,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开放的课堂,能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一言堂,内容套教材,课堂40分钟,不管教师讲的有益还是无益,是繁还是简,是多还是少,学生一律接受,死记硬背,照搬照套。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尤其是小学生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不够,无法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全部内容。经常会顾此失彼,缺乏知识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大大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失落感,久而久之就失去语文学习兴趣。而开放的教学,教师是由权威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个个肯动脑,人人爱参与,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接受的知识也有选择性,学习有目标,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继而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例如:在教习作“校园一角”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去,亲自去观察每一个角落,自主探究各个角落的特点,这种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走进大自然的课堂,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得出结论,既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要学好,教师必须教好,教学本是一体,教学要合一,就必须要师生情感的支持。现代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尊师爱生,心里相容,民主平等,教学相长,达到亲师乐学受益。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关怀人,就是说对待儿童犹如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儿童学习不好、落后;儿童难于像他的同班同学那样学习;所有这些都是糟糕的事。如果你的儿子遇到这种糟糕的事,你会怎么办?不见得会提出开除、减品行分数之类的处理方法。当然理智会提醒父母,这些办法也是需要的,但你事先会提出极端必要的办法去挽救孩子,只用惩罚是不能救人的。”教师对学生要仁爱,要用一颗慈爱的心去感化、去包容学生,教师要放下架子,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走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用儿童的感受和眼光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活动,躬身聆听,耐心教导,积极肯定,小心呵护。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鱼水情深,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解决实际问题策略多优化,诱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设计好语文问题,既要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相对应,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挑一挑才能摘到果子。语文问题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分析问题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师生合作寻找不同的方法,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肯定,既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例如:在教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当你一个人在家时,如果敲门者是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要热情礼貌的接待。如果敲门是陌生人,首先要询问他的身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接着要设法核实(如打手机)。如果一时无法核实,又觉得有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当然,说话仍要注意得体,态度要十分坚决。此事有多种方法,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回答过程,逐一分析,策略优化。

综上所述,小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爱学。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营造积极、开放多维有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趣中学、乐中学、动中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学得快乐,才会让学生在学习上有良好的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闻推荐

县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全县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工作会议要求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讯(通讯员施莉杨宇星慧)5月14日,县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召开。总结今年以来全县安全生产工...

青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