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经济开发区按照“突破大项目”的建设要求,抢抓机遇。在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主导产业切入点项目上发力——突破大项目建设新园区

池州日报 2018-11-17 01:00 大字

□ 记者 唐馥娴

“我们园区年产60万台智能电饭煲及2万吨金属复合材料项目下月建成完工、投入生产。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7亿元、利税2.5亿元。”日前,记者走进青阳县经济开发区,罗亚平副主任告诉记者说,“近年来,我们着力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以大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还鼓励开发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

今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青阳经济开发区正式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行列,这与开发区突出机电装备制造和非金属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的功劳密不可分。截至目前,开发区(主园区)建成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437家,其中工业企业1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园区从业人员6000余人。先后荣获了交通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低碳综合性示范基地、安徽省城市(城镇)建设贡献单位、徽商投资兴业十佳开发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青阳经济开发区按照青阳县委、县政府“突破大项目”的建设要求,抢抓东部产业加速转移等机遇,积极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在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主导产业切入点项目上实现了突破。截至目前,柯力电气、昌利锻造、富莱茵汽配、替克斯阀门、瑞泰汽配等一批投资超亿元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项目质量逐年提升,机电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初见规模。随后,开发区又先后引进了投资16.1亿元的年产2万吨金属复合材料和年产60万台IH智能饭煲项目和15.5亿元的日产20万只锂电池项目,更加夯实了机电装备制造和非金属新材料两大产业的主导地位。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不断、贸易形势不佳时,青阳经济开发区鼓励园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校寻求技术合作,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要为基础,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系列举措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自动化、智能化等高端设备纷纷走进了园区内的寻常企业家。方兴实业、瑞泰汽配、昌利锻造、中邦电缆、柯力电气等重点企业与高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替克斯阀门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方兴实业“新三板”成功挂牌,青阳县经济开发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如今,青阳经济开发区已有市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企业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8家、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1家、安徽省称重传感器数字化生产车间1个、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这场转型升级、旧貌焕新的战役中,青阳经济开发区变压力为动力,多套组合拳连环出击,全区发展也将驶入科学、高效的快车道。

新闻推荐

青阳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猪饲料中检出疑似非洲猪瘟病毒,系江苏溧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生产

猪饲料中检出疑似非洲猪瘟病毒,系江苏溧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生产

青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