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名师带徒”传承优秀文化
□ 记者 李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也是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更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池州市开展非遗传承人信息采录工程,启动市级非遗资金申报工作,继续实施“名师带徒”工程,常态化举办非遗展演,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池州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动力。
国家级非遗项目池州傩戏国家级传承人 姚家伟
“最近正忙着教今年新带的8个徒弟,马上就要到年底,一年一度的青山庙会也快到了,我们也正在物色今年参加庙会的人选。”11月27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贵池区梅街镇姚街村傩戏会执事人姚家伟告诉记者。
池州傩戏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只在家族中传承,很少受到外来的艺术影响,所以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2005年,池州傩戏被认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从小就听父亲唱,所以对傩戏也十分地有兴趣。这几年,市里开展非遗‘名师带徒\’工程,作为传承人平时都在各地努力搜集傩戏剧本,也积极地寻找新人,近两年,每年都带七八名徒弟,年轻的只有13岁,现在都可以登台演出。”姚家伟欣慰地说。
对于池州傩戏的保护和传承,姚家伟有自己的想法与看法。他认为老一辈人唱出来的才是真正原汁味的傩戏,于是,他将身边70岁以上省级传承人中有特色的唱腔选推出来,与市文化馆一起做音像采录工作,开展抢救性保护。同时,他还在各类外事活动中讲解傩文化和教唱经典片断。下一步,姚家伟准备组建专业演出队,在全市各地的一些大型活动中表演,将傩戏逐步推送到更大的舞台上。
国家级非遗项目青阳腔市级传承人 江进
11月25日,正值周末,青阳县百姓大舞台后台,73岁的青阳腔市级传承人江进正在对演员的服装、化妆、唱腔等一一作最后的检查和指点,她编排的一部新戏《春风破浪向前方》马上就要开演。
江进一辈子都从事各类戏曲演唱,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她致力于古老剧种“青阳腔”的挖掘研究,整理出了很多好的青阳腔唱段。作为传承人,江进觉得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传承人,不光是将青阳腔的艺术挖掘出来研究,更重要的是怎样更好的传承给子孙后代。”退休后,江进将青阳腔带入到各个民间艺术团体,自己也组建青阳中老年艺术团,与其他几位青阳腔爱好者一起,将经典黄梅戏《女附马·绣楼》片段用青阳腔编排,参加各地演出,去年还拿了全市非遗展演二等奖。
谈到青阳腔的保护和传承,江进非常有信心。“去年青阳腔进入学校课堂了,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孩子了解青阳腔,学唱青阳腔。今年6月,县里还举办了首届艺术人才培训班,开设了青阳腔课程,社会上很多感兴趣的艺术爱好者都前来学习。”江进表示,以后将通过“名师带徒”工程,在青阳艺术团体和学校寻找更多新人好好培养,将这个古老的艺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省级非遗项目贵池民歌省级传承人 姜秀珍
“家住安徽幸福州,从小山歌不离口。一日三餐歌拌饭,夜里睡觉歌枕头……”这是省级非遗项目罗城民歌传承人姜秀珍用罗城民歌唱出来的一首自我介绍词。上世纪60年代,姜秀珍把罗城民歌唱进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充满乡土气息的歌声,在全国第三届文代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2006年,贵池民歌入选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姜秀珍被推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罗城民歌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现在也已整理了好几百首曲子,这将对以后的传承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姜秀珍成为传承人后,将自己知道的曲子都一一地整理出来,同时,还根据现阶段党的政策法规来编写新的曲目。
“传承除了将会唱的曲目记录下来,最重要的还要选接班人。”姜秀珍一直以来不断地寻找好的接班人,在许桥老家,她找到了几位喜欢唱、腔调好的孩子,每到周末都教他们唱罗城民歌,带她们练身段、学表演。为了扩大传承范围,姜秀珍还给池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的学生讲授罗城民歌的历史,教学生演唱。姜秀珍表示,听了十九大报告后,心情特别激动,今后将围绕墩上街道渚湖、许桥乡村旅游,创作更多有关池州旅游、生态发展等方面的作品,让乡亲们唱着罗城民歌,建设美好家园。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黄山市黄山区与池州市青阳县、宣城市泾县民政部门共同完成三区县交界点边界检查。至此,黄山区与池州市、宣城市毗邻区县界线检查工作完成。黄山市和池州市毗邻区县行政区域界线...
青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