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40岁农妇患癌离世捐献遗体系青阳县首例女性遗体捐献者

池州日报 2017-10-31 01:00 大字

□ 记者 秦峰 文/图

10月21日,青阳县木镇镇竹阳村40岁的农家妇女唐玲安详地闭上眼睛,离开了疼爱她的丈夫、可爱懂事的儿子和这个美好的世界。作为青阳县首例女性遗体捐献者,这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女人,在生命的尽头做出了最伟大的决定,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大爱无私、什么叫人间真情……

厄运突袭,患癌农妇签下遗体捐献协议

唐玲是青阳县木镇镇竹阳村人,自与热心民间公益活动的左泽旗组成家庭后,她艰苦创业,善良贤淑,勤俭孝德。2016年11月份,在身体日渐疼痛的情况下赴省城医院,被确疹为舌癌后,随即委托青阳向日葵爱心协会、三献青阳工作站、盛世太平和泸州老窖俱乐部处理家养的牲畜,筹集资金,前往上海手术干预治疗。

2017年元旦,左泽旗和夫人唐玲双双签下遗体(器官)捐献协议。之后,因病情蔓延,持续的化疗,唐玲的器官和眼角膜已经无法达到捐献要求。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唐玲说服父母兄弟,同意在她走后捐献遗体,做医学“无言良师”。

一年来与病魔顽强斗争,然因病情恶化,经多次抢救无效,于2017年10月21日与世长辞,终年40岁。

辞世大爱,捐出遗体供医学研究

10月23日上午,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皖医接收站、池州市红十字会、池州市三献志愿者协会、青阳县红十字会、青阳县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等有关单位和志愿团体等100多人,在青阳县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为胸怀大爱的唐玲送上最后一程。

据唐玲的丈夫左泽旗介绍,自从确诊为癌症后,唐玲便开始了痛苦而漫长的化疗过程。每次化疗完,身体极度不舒服,头发也开始大把大把往下掉。好端端的一个人,很快就不成样子了。可即便如此,善良体贴的她还是对丈夫说:“老公,咱不治了。反正我这个病也看不好,最后,钱也花了,人也没了,这活着的人可怎么过啊?”

唐玲的温柔善良绝不仅仅限于此,她的心中还藏着一份大爱。这位农村妇女毅然地告诉丈夫:“死后就把我的遗体捐献了吧。人死了,火化了就是一堆灰,啥用都没有,可多少人还想活着看看这个世界,我愿意来帮助他们。活着的时候咱也没能为社会做点啥,现在我要把遗体捐了。能救人就救人,能让医生拿去做研究就去做研究。如果大夫真能用我的遗体研究出治疗癌症的新法子来,那也算是我的一大功劳……”

听了妻子的想法,丈夫左泽旗深深地抱住妻子。

奉献社会,越来越多市民参与遗体捐献

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张衍也对这夫妇俩的爱心举动充满敬意。据他介绍,近年来,池州市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遗体与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从2012年6月截止到目前,池州市有上百名市民报名去世后捐献遗体,已经有6例遗体捐献、9例角膜捐献、1例器官捐献。

遗体捐献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高媛媛告诉记者,2017年9月26日,池州市女教师章秀禧因病去世,在池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完成了她生前的遗愿,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在工作中,章老师一生刻苦努力,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尽心尽力。生活中,她是一位善良的人,对长辈孝顺,就在病痛不断折磨她的时候也还想着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重见光明。

新闻推荐

青阳全面开展枯死松树清理

本报讯(记者刘莹)记者从青阳县林业部门获悉,日前,该县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完成辖区内所发生的枯死松树及新发现的枯死松树清理工作,切实保护森林资源,遏制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蔓延。据悉,该县各相关单...

青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