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效显著

池州日报 2019-12-10 21:53 大字

本报讯(记者江志)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正确领导下,通过科学用药、综合防制,适时开展消杀灭,孳生地整治工作,使“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有效地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池州市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明确除害达标责任。健全除害网络,落实除害经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层层建立除害组织,全市除“四害”网络健全,人员落实。市财政将病媒生物防制经费纳入预算,满足了全市公共环境病媒生物防制的需要。

制定了《池州市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办法》《池州市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整治方案》《池州市各行业除“四害”达标细则》,明确了单位和个人应当参加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及消除其孳生场所的整治活动,使用高效低毒国家爱卫会规定的消杀药品,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迈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池州市在爱国卫生宣传月、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集中活动中,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等宣传平台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广泛宣传“四害”的危害和防制措施,向广大市民免费发放出“四害”药具等,为除“四害”工作的迅速展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池州市多次开展建成区病媒孳生地调查,分批集中整治一些重难点项目和卫生死角,如开发区流坡村菜园地大片的粪缸粪桶;平天湖齐山新村黑臭水体等。在美化城区环境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四害”孳生地。

在全市建立健全了四害监测网络,进行定时、定点监测鼠、蝇、蟑和蚊密度监测,每月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了解池州市四种病媒生物密度消长情况。对孳生地进行全面调查、对杀虫剂和灭鼠剂进行认真筛选、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公共场所是病媒防制的重点、难点。政府以公开招标形式主动引进省内两家具有国家A级资质的PCO公司参与池州市城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建成区共建毒饵站17050个,悬挂捕蝇笼7018个并定期进行维护;定期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定期对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公厕、垃圾中转站、公园、水体、“七小”单位等重点行业进行消杀。

由于病媒防制方法得当,措施得力,池州市“四害”密度一直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其中城区鼠类密度达到国家标准C级标准,蜚蠊密度达到国家标准B级标准,蚊类密度达到国家标准C级标准,蝇类密度达到国家标准B级标准,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共同的家园

贵池区人民路小学206班章琰指导老师:郑永鹏清晨,爸爸带我去家旁边的湿地公园跑步。我们平时也喜欢在这里跑步,因为地方大,环...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